文: 汪健
來源: 中國飲品快報(ID:zgypkb)
根據權威評級機構Chnbrand發布一項中國顧客推薦度指數(C-NPS)顯示,在去年的茶飲料類推薦度上,“東方樹葉”以絕對優勢占領排名第一的位置。
01
無糖茶的“躺贏”
農夫山泉披露2022年1月至6月業績,主營業務包裝水和茶飲料分別錄得營收93.4億元和33億元,分別增長4.8%和51.6%。
來自尼爾森的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不論是包裝水還是茶飲料整體市場都增長乏力——包裝水市場整體10.5%下滑,即飲茶(不含奶)市場增速僅為0.8%,農夫山泉的上半年業績可謂逆勢增長。
如果再細分到無糖類茶飲,東方樹葉已經占據著了這一細分市場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連續多年成為無糖茶第一品牌。
但在2013年,中國質量協會曾進行過一次茶飲料行業消費者滿意度調查,東方樹葉那會兒還跟可口可樂原葉、三得利一起墊底,排在榜單中倒數第二的位置。
六年前的“十大最難喝飲料排行榜”上,東方樹葉再次上榜,位居TOP5。僅僅幾年時間,是什么原因讓這款“最難喝”的茶飲迅速成為了純茶這個圈里最靚的“仔”?連另一條賽道上的現制茶飲企業都感受到它的壓力。
東方樹葉宣傳
作為農夫山泉旗下品牌,東方樹葉早在2011年就上市了,妥妥的老產品。
“公元一二六七年,蒸青綠茶東渡日本。貞觀十五年,紅茶經茶馬古道傳往西域。十七世紀,中國烏龍風行英倫。傳統的中國茶,神奇的東方樹葉?!?/p>
多年前東方樹葉靠這段講中國茶故事的廣告,讓電視機前的觀眾知道了這款無糖茶飲品。但市場的反饋是叫好不叫座。算起來,從1997年三得利烏龍茶進入國內,整個無糖茶在之后十來年里都沒激起什么水花。當時的消費者最愛的還是口味至上的含糖飲料。
轉折點出現在2016年,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其中強調了每個人應該控制添加糖攝入量:“每天糖的攝入量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strong>以低糖、低脂、低熱量為符號的健康飲食概念進入消費者的心智。
時間到了2021年,終于迎來中國快消品市場的爆發點,在“無糖”健康掀起的潮流旋風下,從飲料到食品,消費市場刮起了一陣“無糖風”。東方樹葉在這年迎來倍增級增長,一躍成為年輕人青睞的國民飲料。
02
反向操作,10年僅上6款產品
無糖茶飲料的火熱,也再次讓茶行業重新審視“茶葉快消品化”這個很火熱的話題。
茶葉消費多元化大趨勢下,茶葉快消品化仍然被眾多茶企認為是一條充滿想象空間的競爭賽道。比如袋泡茶、杯裝茶、龍珠、巧克力片裝這樣的小規格、方便沖泡的產品。
對消費者而言,茶飲品牌始終是要建立在消費者的真實需求上。當元氣森林踩中無糖風口,成為快消飲品的當紅炸子雞后,無糖茶飲、氣泡水等產品很快呈“泛濫式”增長。
而東方樹葉對待新品則還是相當的保守,一直沒有用高頻次地上新刺激市場。直到十年后的今天,才終于推出了兩款新品——青柑普洱和玄米茶。
東方樹葉青柑普洱
東方樹葉的著力點始終錨定在“長期主義”,堅守品質。為了實現其宣傳的“0糖、0脂、0卡”的標準,農夫山泉曾跑到日本調研,并在日本技術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的革新。建設了國內首條log6級別的無菌生產線。
同時為了避免高溫狀態下飲料風味的喪失,農夫山泉采用了無菌冷灌技術,保留了茶的口感和營養。由此才保證了產品能高度還原“最難喝”的純茶口感。
03
茶飲能從中學到什么?
大量資本涌入新茶飲領域推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也加劇了行業的競爭。
新茶飲品牌之間在PK門店數和單店銷售額的同時,也在尋求“開店時間以外”的新的增長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瓶裝飲料的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手段,又有哪些方面可以供現制茶飲圈學習的?
1、精準定位消費群體
茶飲,現在是年輕人的天下。農夫山泉推出東方樹葉之際,就打出了兩張王牌“原茶原葉”和“0糖0脂”。
前者強調100%茶葉自然抽出,含純正地道的中國茶風味,包含純正理念,以此作為對純茶的推崇,吸引愛茶者;后者打出的健康、天然的理念,容易吸引崇尚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的現代人,特別是女性消費者。
東方樹葉產品
兩個定位精準地找到了目標客群:追求真實茶湯口味的群體,和對身材有要求的消費者。農夫山泉深諳營銷之道,中國飲料市場這么大,拿住這兩個客群就已足夠。
2、迎合潮流消費文化
從飲料發展趨勢來看,國內飲料未來的發展將小規格化,主要是因為消費者從追求功能型消費向精神型消費過渡,尤其對于城市年輕消費人群來說,個性、炫酷的外表已成為產品購買力中的必要元素。
在東方樹葉面市以前的十多年里,中國茶飲料的包裝幾乎都沒有變化過,圓滾滾的瓶身,風格單一的色調。
東方樹葉瓶型設計
東方樹葉邀請英國知名設計公司Pearlfisher一手打造全新包裝,最終敲定下方上圓的透明瓶身,瓶身上的主視覺靈感源自中國傳統工筆畫,根據茶葉種類的不同,烏龍茶、茉莉花茶、紅茶和綠茶,分別對應的畫面元素是帆船、蝴蝶和花朵、茶馬古道和古剎寺院。
別出心裁的設計,還榮獲了設計界的至高獎項pentawards的設計銀獎。
3、營銷策略
中國茶飲文化長達數千年,但是這樣引經據典地講故事,很難調動起年輕人的興趣。
農夫山泉反其道而行,從海上絲綢之路開始說起,重現中國茶葉遠渡重洋抵達歐洲皇室的故事,并將當年歐洲人對中國茶葉的稱呼“東方樹葉”用作產品線的命名。
東方樹葉宣傳廣告
配合電視廣告的宣傳,一種耳目一新的感受撲面而來,讓消費者產生好奇,想要一探究竟神奇的東方樹葉是何物。最后揭秘,原來我們的茶葉還有這樣一段故事。
年輕人聚集的社交平臺上,東方樹葉成為網友自發推廣的飲料品牌之一。僅在小紅書平臺,東方樹葉一年的“自來水筆記”數量激增了2萬多篇。微博上,甚至有消費者自發成立了東方樹葉全國后援會。
4、產品獲得的高便利性
瓶裝茶飲與現制茶飲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是渠道驅動,后者為產品驅動。東方樹葉的市場成功,渠道的高到達率,功不可沒。
新品一旦宣布上市,遍及全國的在超市、便利店和街邊零售店乃至自動售貨機上的高鋪貨率,提高了產品的展示機會,極大地提供了產品獲得的高便利性,有效增加了消費頻次。
喜茶通過智慧店增加覆蓋率,蜜雪冰城上新瓶裝水亦為同理。
04
瓶裝茶飲會搶奶茶的生意嗎?
相較于瓶裝茶飲,奶茶稍早進入大陸市場。所以業內有這樣一種聲音:瓶裝茶飲市場的那幾百億本來是奶茶行業的,現制茶飲被瓶裝茶飲搶了飯碗。
業內人士的說法更實錘。喜茶相關負責人此前就曾分析認為:從商業模式來看,瓶裝茶飲與現制茶飲有著本質的不同,前者是渠道驅動,后者是產品驅動。香飄飄副總經理勾振海也認為二者不是競爭關系。
喜茶主題門店場景
市場調查機構英敏特此前在報告中稱,目前中國的即飲茶市場正呈現出高端化等趨勢,消費者傾向于購買具有更好品質、新奇體驗和健康功效的產品?,F制茶飲更能滿足這種需求和迎合這種趨勢。
雖然賣的都是茶飲料,但二者各有各的賽道,各做各的生意,如果非要論及終點,那只是共同做大茶飲市場蛋糕。
隨著市場的不斷細分,以及消費者的健康需求,純茶市場開始受到關注。事實上,新式茶飲頭部品牌也開始在純茶領域有所布局,奈雪的茶推出了冷泡茶系列產品,喜茶目前的菜單中也有冷泡茶產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