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雅坤
來源:新品牌研究所(ID:newbrand100)
去年11月,這家來自長沙的網紅品牌在北京開出首店,場面火爆,當天的排隊時間至少需要1個多小時。大眾點評上顯示,僅不到一年,虎頭局在北京的所有直營店均已關閉。
不僅僅是北京。職業餐飲網報道,虎頭局渣打餅行也在近日關閉了成都、重慶開出的全部門店。其官方公開信中還提到,“將退出部分區域市場”。
聯系此前文和友、墨茉點心局與茶顏悅色的裁員、降薪等負面新聞,虎頭局這次的失利,讓這些來自長沙的新品牌們,再一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這座城市為何催生出這么多新品牌?這些新品牌又為何在“出湘”過程中困難重重?
01
新品牌“扎堆”長沙的真相
長沙新消費品牌的密集出現,并非偶然或泡沫,而是有著自身的系統原因。首先,諸多業內人士認可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長沙的新媒體行業的人才眾多、資源發達,使得這塊“沃土”能夠滋養眾多新品牌的誕生和成長。
“長沙在新媒體這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無論是直播還是短視頻創作,都做得很好,不僅成本低,而且拍出來效果絕對不會打折。這背后的根源在于,長沙在自媒體這方面有很大的人才紅利?!笨偛课挥陂L沙的“你我私域”集團合伙人蔣靜靜,對新品牌研究所這樣談到。
人才的紅利來自于不朽的“芒果臺”。長沙有著極強的原生內容能力,這座城市是中國真正的娛樂內容勝地。湖南廣電改革最早、系統性最強、持續影響數代年輕人,在近20年時間里源源不斷地為長沙吸引著來自全國市場的關注。
據筆者了解,許多內容創作的自媒體團隊,都是從湖南廣電出來創業的;一些被大家認為新鮮和驚奇的長沙新品牌,其創業者此前都參與過湖南廣電的節目錄制,不少員工也有著廣電的工作經歷。比如王瑜霄在創辦墨茉點心局前,還在湖南廣電做過電視導演。
從單向傳播的電視時代到互動傳播的社交媒體時代,流量集聚效應非但沒有減弱,反而鼓勵越來越多的本地人參與到長沙文化的表現之中,也鼓勵創作者找到了更多樣的切入角度和展示方式。最有代表性的兩個例子是:視頻博主史里芬的vlog捧紅了“世界第一大單體建筑”萬家麗;《守護解放西》紀錄片在B站飽受歡迎,把“坡子街派出所”推動成長沙的又一個網紅打卡地。
如果說新媒體和“娛樂文化”,是長沙新品牌誕生的根本原因,那么房價和物價則是直接原因。筆者了解到,海豚社的幾位會員都選擇把直播團隊搭建在了長沙,很重要的一個理由就是因為長沙的房價和房租便宜,至少比“MCN聚集地”杭州要便宜得多。
根據智研咨詢發布的2022年10月《全國城市住房價格榜單》中,長沙甚至沒有“殺進”前50名,位居第55;包含杭州、蘇州、成都、青島、佛山等在內的15個新一線城市中,長沙更是以1.17萬元/平的房價“墊底”,成為“房價最低”的新一線城市。
一位把直播團隊從杭州遷移到長沙的海豚社會員表示,同樣是在城市中心圈之外稍微偏遠一點的區域租房,長沙的月租比在杭州能夠節省兩三千,租廠房和倉庫的話還要便宜得更多一些;另外,人力成本也相對更低一些,因為長沙的物價不高。對于創業者來講,控制成本也是在選擇創業地點時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
新品牌研究所認為,文化內核和房租成本,是長沙新品牌崛起的兩個最重要的原因。而近兩年,長沙的新品牌們開始不再守著長沙過日子。茶顏悅色相繼進軍武漢、重慶和南京;墨茉點心局把目光放在了江浙滬地區,在杭州開出兩家門店;文和友在南京簽約的項目也終于有了實質性進展。
事實上,今年已經是茶顏悅色、文和友以及墨茉點心局的第二次“集體出湘”。在兩年前,他們就已經嘗試走出去。只不過走得并不順利。
02
“幫派出湘”,困難重重
新一波長沙新品牌的創始人大多有過“開店”經歷。文彬長期經營小攤生意,還一度開放了文和友臭豆腐的品牌加盟權;在創立茶顏悅色之前,呂良做過爆米花,也開過鹵味店;墨茉點心局創始人王瑜霄曾經是眼鏡品牌木九十的長沙總代理;盤子女人坊更是一個線下驅動為基本邏輯的商業模式。
事實上,湖南一直有著很好的零售連鎖傳統。無論是作為主業,還是副業,“開店”在長沙商人圈子的創業選擇里一直是首選?;诖?,大規模開店、開店首日排長隊、黃牛代購、登上熱搜、官方致歉,這些都已成為“長沙幫”的“標準化流程”。但這套邏輯,未必能復制到全國。
對于走出長沙這件事,大部分長沙新品牌奉行的都是“小步慢移”,即便如此,真正走出舒適圈以后,外面的世界對長沙新品牌還是不夠“友好”。例如,起步雖晚但積極進入全國市場的墨茉點心局,2021年12月底正式進入北京,陸續在北京幾個大流量商圈進行布局,但是其品控和服務的能力并未讓慕名而來的當地消費者感到滿意。在大眾點評的評價上,消費者的反感主要集中在服務、產品品質和饑餓營銷這幾方面。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究其根本原因,可能在于過去幾年的快速走紅和外部樂觀,使得某些只在長沙本地或者只是階段性適用的方法,容易被認為是普遍可行的真理?!币晃煌顿Y人這樣說道。
在新品牌研究所看來,當長沙的一些網紅品牌降落到外地市場之后,會進入到一個標準市場的競爭之中,產品、服務、人員管理、供應鏈等等都會成為競爭的關鍵環節??陀^來講,這些環節并非長沙新品牌的所長,特別是強化本地的產品和文化之后,使得自身具有了一定的“非標品”屬性,反向加劇了落地之后的融合難度。
另外,長沙新消費品牌的另一大特征是資源互通。文和友、三頓半、茶顏悅色、墨茉點心局,這些品牌創始人們都在一個圈子里。2017 年時,王瑜霄就是茶顏悅色的單店股東,當時便和呂良私交甚好;而在長沙,墨茉點心局總能拿到茶顏悅色隔壁的店鋪。
“抱團取暖”是向上的階梯,同樣也會成為出湘的“枷鎖”。在長沙時,他們相互成就;而一旦走出長沙,他們將要各自面對新的市場競爭環境。更何況,即便在大本營長沙,他們的境遇也不算樂觀。
2021年入冬之后,疫情管理開始普遍進入高壓狀態,有媒體報道稱,茶顏悅色的銷售相比高峰期下滑了50%,創始人呂良此前也稱一個月的虧損超過2000萬元;2022年初,茶顏悅色、文和友、墨茉點心局都前后傳出裁員的相關消息;還有多家媒體在2月報道,墨茉點心局月銷售額不斷下滑,單店銷售額已從剛開業時的最高峰約100萬/月,下滑至約30萬/月。
一位消費產業分析師認為,這種現象背后的原因在于流量的不確定性?!伴L沙近兩年成為網紅打卡地,在過去兩年里,強化了長沙新品牌的某種‘伴手禮‘邏輯,也導致了其流量基礎的不穩定。這也意味著,一旦外部流量在疫情等突發情況下被切斷,或者長沙此前的網紅吸引力被兌空,這些品牌就將不得不面臨巨大的經營壓力?!?/p>
無論在長沙本地還是走到外部市場,長沙的新消費品牌或許都需要重新調整自己的“商業邏輯”。
03
走出舒適圈,需要新邏輯
長沙新品牌此時所遇到的困難,既有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模式瓶頸,也有創始團隊自身需要更新的能力之困,同時還體現了新一輪疫情管控中中國線下業態所經歷的艱難時間。
在新品牌研究所看來,長沙新品牌拓城時,首先要做的調整就是“入鄉隨俗”。文和友在廣州、深圳經歷了短暫的“人潮涌動”后,開始陷入顧客減少到店主退租的困局。文和友CEO馮彬曾把廣深的階段性失利總結為,“就是想做當地文化的同時,又舍不得把湘菜丟掉?!?/p>
還原了長沙的市井文化是文和友走紅的原因之一,而忽略了廣州、深圳本土的樣子,也是文和友走出去暫時失利的根源。
經歷了廣、深市場的興起與挑戰之后,文和友要求每個城市的項目里都要包含至少40%以上的本地團隊,并且“忘掉長沙”。2021年9月,深圳文和友改名“老街蠔市場”;2022年1月,廣州文和友重新裝修,將一樓改為海鮮水產檔口,并取名“華文巷”。
試圖用“生蠔”、“水產”等超級品類,做一個地域IP美食集市,其實文和友還是沒有擺脫原有的商業套路,想要再次走長沙文和友小龍蝦的成長路徑;但亦如它在公眾號中自己說的,想要快速理解深圳這個地域是很難的,它像一個巨大謎團,一切都是未知的,生蠔地域IP的打造究竟能否成功,也得等時間來驗證。
說到底,無論是茶顏悅色、墨茉點心局、虎頭局還是文和友,都沒有把產品創新放在第一位。特別是茶飲、糕點,本身在口味上就很難做出一些差異化,出去會面臨更大的競爭難度,想擴店,最快的方式或許是開放加盟——就像曾經倔強的喜茶,現在也開放了加盟?;㈩^局也在它的官方信中提到,此次不僅進入戰略收縮大規模關店,還將放棄直營開放加盟。
不過,談到疫情管控,新消費天使投資人李成東對未來充滿信心:“宏觀政策上來看,盡管目前疫情正在經歷一段‘至暗時刻’,但2023年會是一個好年頭,企業撐一撐,馬上就回迎來黎明?!痹诜龀志€下的宏觀趨勢下,新品牌研究所相信,擁有多個千億級批發市場的湖南會在未來有更好的發展,“長沙幫”也能描繪更大的藍圖。
兩年前,無數投資人涌向長沙這塊新消費的熱土,他們都希望能在街頭找到下一個獨角獸。而當流量、資金都聚集到這座城市之后,這些消費品牌們又被賦予將“長沙特色”推廣至全國的使命。
但欲速則不達,相比于在社交媒體上頻繁露面,做好供應鏈管理、思考清楚線下業態的拓展模式,才是長沙幫的當務之急。畢竟,出生在冬天的孩子,需要有更強健的體魄,而不是華麗的衣服。
參考資料:
窄播 《長沙新品牌,需要“新流量”》 Tech星球 《再次“出湘”,長沙網紅新消費品牌們能走多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