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W
來源:CEO品牌觀察(ID:new_shop_)
01
銀座仁志川:海外首店落地上海
今年4月,日本東京人氣生吐司「銀座仁志川」(Ginza Nishikawa)在上海開出中國首店,位于香港廣場,整體裝修風格還是以傳統日式庭院風, 呈現質樸靜謐的日式意境。
「銀座仁志川」一個生吐司在中國售價98元,每天限量400個,半天就售罄,還有不少黃牛高價代購,賣到了300元。而同款吐司在日本是含稅950日元一個,約合人民幣50元,中國的價格是日本的兩倍。
「銀座仁志川」憑借獨特的堿性離子水生吐司,會根據當天的氣溫和濕度調整水的硬度以及pH值等,一個合格的吐司的制作時間最快也要4個小時,因此制作工藝和原材料上都會比普通吐司貴。
02
嵜SAKIMOTO BAKERY: 最早進入中國市場
來自大阪的「嵜SAKIMOTO BAKERY」是最早來中國開店的日本吐司品牌,早在2020年4月,便在臺灣省開出其海外首店。
「嵜SAKIMOTO BAKERY」選址于臺北信義區忠孝東路,門店的裝修風格與日本一號店相似,以日式面包店+咖啡廳的形式呈現,加上戶外的花園造景。
每天早上9:30,門店會開始發放吐司購買號碼牌,消費者按照號碼牌上的出爐時間前來取貨,每人每天限購3條吐司。如到店用餐則需提前通過線上預約座位,當時新店開業前兩個月已經訂滿。
「嵜SAKIMOTO BAKERY」誕生于2017年,其創始人是日本甜點工匠達人、知名芝士塔品牌PABLO的社長嵜本將光。據悉,他為了讓過敏體質的女兒能品嘗到吐司的美味,耗時兩年時間,研制出不添加雞蛋和牛奶的新鮮生吐司,這便是品牌創立的初衷。
「嵜SAKIMOTO BAKERY」主打的經典款生吐司有兩種,一種是不添加雞蛋和牛奶的“極美自然吐司”,采用湯種法制作;另一種是添加北海道牛奶、法國鮮奶油及蜂蜜的“極生奶油牛奶吐司”,低溫長時間發酵而成。除了基礎款,還會有更多限定口味的選擇。
吐司的售價并不便宜,售價140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32元)/500g,單片吐司厚度達28mm,售價在臺幣80-90新臺幣(約合人民幣18元起)。
截至目前,「嵜SAKIMOTO BAKERY」在日本本土已有20家店,包括面包專門店、Bakery Cafe(面包咖啡廳)和&jam Cafe(果醬咖啡廳),每家店的裝修風格都不盡相同,每開一家都很火爆。
按照當時「嵜SAKIMOTO BAKERY」的海外拓店計劃,到2025年之前要開出15-20家店。截止發稿日,目前在臺灣省已有11家店,最新一家位于臺北新地標「NOKE忠泰樂生活」。
CEO品牌觀察還了解到,「嵜SAKIMOTO BAKERY」也曾于2020年登陸中國香港市場,于海港城開出香港首店,之后還開到中環IFC國際金融中心商場和銅鑼灣時代廣場,不過如今3家店均已關閉。
03
乃賀美:日本生吐司鼻祖
同樣來自大阪、創立于2013年的「乃が美」(乃賀美),可以說是日本生吐司的鼻祖,曾被冠上「日本第一生吐司」的稱號。其定位是走高端路線,只售賣高級生吐司和自家制果醬,一條2斤裝售價800日元(約合人民幣42元),吐司不提供切片服務。
品牌每日會根據當地氣溫、烘烤狀況等變動因素,調整當日出爐時間以及產品數量,因此生吐司每日限量販售,常常開賣幾小時后就被搶購一空。巔峰時期單日可以賣出55000條吐司。
圖片來自小紅書用戶@菜菜子不孤單
截至2022年5月30日,「乃賀美」在日本已擁有超254家門店,曾創下單日賣出超過9萬條生吐司的佳績,2018年的營業額超過1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24億元)。
今年3月,「乃賀美」也在中國臺灣省開出了海外首店,位于臺北信義區的統一時代百貨。
目前,中國人均面包消費量日本仍然有較大的差距,即便二者飲食習慣相近。2016 年,中國面包的人均消費量為 1.53kg,約為日本的五分之一??梢娭袊姘袠I未來的成長空間還是很大。
生吐司在日本早已是“國民級別”的面包單品,但對于大部分中國消費者,還是比較陌生。尤其是吐司單品專門店的賽道上很少形成品牌化,不過近幾年有崎本、爸爸糖等品牌也在積極全國拓店,不斷提高消費者對品牌和吐司的認知度。
核廢水傾倒后,日本的食品還能進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