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降價、LABUBU瘋漲,商業的規則在怎么變?

Mall先生
2025.06.19
內容驅動與情緒IP。

文:侘寂の皮特

來源:Mall先生


上周,星巴克中國宣布調低了數十款非咖飲產品的價格,平均降幅達到5元左右。這是星巴克進入中國內地25年來,首次直接降價。


幾乎在同一時間,泡泡瑪特旗下的潮玩LABUBU在向上加速狂飆。全球唯一的薄荷色LABUBU,在永樂2025春季拍賣會上拍出108萬元的天價。


一邊是主動求“跌”,一邊是越漲越搶,兩個新聞仿佛來自平行世界。


但如果拉遠視角,它們都在講同一個故事——商業世界的“規則”正在變化。從品牌邏輯到消費心理,原本被寫進我們成長教科書里的模式,似乎正在被重新定義。


01

空間敘事,

讓位內容驅動


星巴克這次降價,表面是為了應對瑞幸、庫迪的價格戰,但把它拉到要和瑞幸在同一身位去競爭的,是單純依靠“第三空間”理念敘事的過時。


曾幾何時,星巴克是商務會客的標配,是精致生活的象征,是大家愿意為環境和氛圍買單的地方。


可如今,它更多成了打工人臨時的工位,自習黨的固定角落,甚至不少人什么都不點,只為換個安靜的桌面坐一下午。在這種環境里,去星巴克所營造的身份標簽被淡化,剩下的只是最基礎的桌椅功能。


于是,人們難免開始質疑:眼前的這杯咖啡,真的值這個價嗎?


有落地窗、長條桌和獨立衛生間的星巴克,會被安利為自習勝地 | 來源:小紅書@唯有美食與讀書不能辜負


并非說把咖啡廳變成第三空間的概念不對,但它確實“不夠”??纯雌渌切╋L頭正火的店家,它們的打法特別有意思,不靠空間本身硬撐,而是用內容撐起整個品牌,能吸引流量,更能抓牢用戶。


藏在松江稻田里的“胡光里”,一群由話劇演出、舞美設計轉行的主理人,在“莫奈花窗”“夢核魚缸”等網紅景觀之外,用16款創意飲品對應泖港鎮16個村莊的手繪菜單,制造出了“土洋結合”的流量引擎。


和鄉村、民俗的結合,成為了胡光里跨界內容輸出的不竭動力


M STAND走的路子則不一樣,它把各種神奇的周邊玩意兒當作品牌的延伸。比如最近他們和人教社聯名的《英語》課本掛件,不是賣實用,而是在喚起大家對青春的共鳴。


去M STAND,也不單是買一杯咖啡,更像是買了一段記憶和情緒,給自己和身邊人一個話題。


M Stand ×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周邊,喚醒了多少代人的記憶


還有剛過去的六一,即使已經是上海灘頂配的夜店空間,INS新樂園和旺旺的合作還是給空間注入了更為澎湃的體驗。


“S市INS不夜城旺仔牛奶爭奪戰”的劇本,和“旺仔牛奶+旺仔QQ糖+威士忌”的獨特組合,讓每個人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玩法。把場所從釋放荷爾蒙的背景,成了那一晚真實又有趣的一部分。


旺旺的跨界聯動,給兒童節的INS新樂園注入了旺仔的靈魂


在注意力稀缺的時代,不瘋魔,不成活。而活得最好的,一定是“內容表達”最強的。


02

情緒IP,

超越成熟IP


泡泡瑪特過去一直被吐槽“不講故事”。他們只簽IP,不深度運營IP;一個角色,頂多有名字和幾句設定背景。和迪士尼那種“拍電影+做周邊+建樂園”的經典模式比,簡直就是“輕飄飄”。


但偏偏,這種輕,反而成為了它的優勢。


在今天,消費者不一定要你把故事講得面面俱到,反而更希望自己“加戲”——從看故事的人,變成講故事的人。于是,一些“弱設定”的IP比那些設定深厚的更容易火出圈,因為它們留出了更多解讀空間。


LABUBU就是個典型。今天在瘋搶它的人,沒多少去關心它的“森林精靈”設定,甚至完全說不清它具體是什么。


但也正因為它“模糊”,玩家才有了各種創作的自由——假睫毛、蜜桃臀、古風貴妃……全球網友DIY創造的千種造型,只要你想象力夠強,它就能變成任何你想表達的樣子。明星拍照、博主改裝、玩家曬圖,全網都是“自己心中的LABUBU”。


沒有太多定義的Labubu,成為了大家花式表達的出口 | 來源:小紅書@咻咻不羞羞


這其實不是IP造情感,而是情緒造IP。誰能有更多的表達空間,誰就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類似的例子還有五月天的“魔魔胡胡胡蘿卜”。原本只是阿信在小紅書沖浪的默認頭像,甚至都不能算一個“角色”。但在“假唱風波”后,wmls們把捍衛五月天的情緒投射到這個玩偶上,開始大量購買、曬圖。


于是它忽然變成了表達態度、宣泄憤怒的“團結旗幟”。廠商沒有可以運營它,它卻火了。


卜卜如今已是各大城市地標的???,也是wmls的共同標志


更典型的,是最近同樣火上天的“蘇超”。誰能想到,一個民間草根賽事,會成為今年短視頻平臺的頂流IP?


比賽現場人山人海,甚至有城市主場涌進了三萬多觀眾,熱度堪比職業比賽。但人們真的是來看球的嗎?不完全是。更多的人,是找了個打CALL的地方。


泰州、鎮江、鹽城……這些平時存在感不算強的中小城市,忽然有了舞臺,有了展現的機會。有網友總結這場熱潮:“天時地利人不和”。說的是城市間的較勁,但也說的是一種市民們的“為自我吶喊”。


比賽中不斷刷屏的段子,比如“比賽第一,友誼第十四”,也不是官方設計的宣傳語,而是網友自己的發揮。


換句話說,“蘇超”的興起,不是靠明星、不是靠職業水平,也不是靠豪華運營。它靠的是點燃了一群人的情緒——這種投入度和參與感,比任何IP都強大。

 

點燃城市驕傲的不是多么具象的吉祥物,而是抽象的情緒

 

所以過去的商業邏輯是:IP越成熟,越值錢。但今天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就像日本社會學者三浦展說的,正在變成“創費者”——買的不僅是產品,而是能參與其中的體驗。


所以,今天最火的IP,不是故事設定最強的,而是“情緒留白”最多的,讓每個人都能在里面看到自己、表達自己、發展自己。


03

“稀缺性”

是真正的跨周期壁壘


為什么曾經被奉為圭臬的商業定律,今天似乎紛紛失效?因為我們身處一個“稀缺性不斷轉移”的時代。


從根本上說,我們之所以會被一個品牌、一個場所、一個事件吸引,是因為它代表著當下不常見、不容易獲得的體驗。無論是視覺設計、品牌調性、消費場景,最后都會指向一個底層價值:這東西我在別處得不到。


但問題在于,這個時代的復制太容易了。一個新鮮的創意還沒消化完,模仿者已經蜂擁而至;一種風格還沒走到頂峰,山寨就先把它“玩爛”。爆紅,往往是“稀缺性消失”的開始。


這也解釋了為何傳統主流社會的定律漸趨失效,反而是邊緣、冷門、小眾文化,頻頻出圈。因為主流與稀缺,是一對天然的反義詞。


所以今天真正聰明的品牌,靠的不是找到一套永遠正確的方法,事實上這也不存在。而是掌握了“節奏控制”——在別人還沒意識到機會時快速試水,等到變成紅海后果斷抽身,在它的隔壁重新布局新的藍海。


看看那些能真正有長期思維的品牌,有的甚至選擇“走回頭路”,也依然奏效。


比如霸王茶姬,它最早靠極簡高效的外帶式門店脫穎而出,但近年反而在核心商圈開出大店、放大文化氛圍、重塑“第三空間”式的線下體驗。這并不是顛覆原有模式,而是在探索“稀缺性”的下一輪起點。


霸王茶姬在深圳的“超級茶倉”,打出了更多社交概念


再比如疊紙,它今年在天貓618成為潮玩預售Top 1,甚至超過泡泡瑪特。它的成功,完全依賴于多年在乙女游戲的深耕,最終以現貨機制撬動了情緒釋放。


那些《戀與制作人》、《戀與深空》的玩家們的瘋狂下單,買的不只是潮玩,是“我熟悉的世界觀在現實世界的延續”。


《戀與深空》的人氣角色夏以晝擁有著非常龐大的粉絲群體


在這個意義上,不論你是做空間、做IP、做內容,真正的壁壘的,其實是抓住這個周期下的“稀缺性”,做出自己的“不可替代”。


04

結語


商業世界的表層,總是在劇烈變化。


產品在變,渠道在變,流量機制在變,消費者的興趣點也在變。曾經能支撐一個品牌十年的敘事,如今可能撐不過一個季度;曾經只屬于小圈子的情緒表達,如今可以被放大成全球范圍的流行風潮。


也因此,總有人樂此不疲地追逐“新趨勢”、定義“新認知”,張口閉口就是“下一個風口”、“未來商業的終極形態”。仿佛只要足夠擅長命名變化、制造話術,就能站上浪頭。


某種程度上,這也是一種“稀缺性”的循環。但穿越流量的迷霧,總會有更深度的問題,和更真實的答案。

食品創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Mall先生
回頂部
評論
最新評論
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發聲!
微信公眾號
Foodaily每日食品
掃碼關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眾號
微信分享
打開微信掃一掃分享當前頁面
久久国产自偷自偷免_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_少妇人妻偷人精品免费_ww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