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迪
來源:最華人
2013年,有位41歲的大叔在安徽銅陵開了一家不起眼的徽菜館子。
誰也想不到,12年過去,這家館子紅遍了大江南北,坐擁707家門店,成了名副其實的中餐正餐之王,讓全國消費者都贊不絕口。
大叔也因此逆天改命——小時候,他曾窮到連學都上不起,而如今,他已是餐飲界的傳奇,身價高達90億。
有人問,小菜園是怎么用十年成為中餐標桿的,他只用了四個字概括:
——好吃不貴。
● 汪書高和妻子周桃霞
01
逆襲人生:從拉板車到酒店巨頭
汪書高不是天生的廚子,更不是天生的企業家,作為典型的草根創業者,驅動他一路向前的,是最原始也最堅韌的力量:貧窮。
1972年,汪書高出生在景色宜人、礦產發達的銅陵,但他的童年并沒有青銅的輝煌,低矮的屋舍、拮據的三餐,構成了他少年時代沉默的底色。
● 江南銅谷。圖片來源:安徽文旅
父母雖身處困頓,卻篤信“知識改變命運”,為他取名“書高”,寄望他能靠讀書出人頭地。
可實際上,由于家境貧寒,汪書高很早就輟學在家,剛成年就離開家來到江蘇打工,靠賣力氣拉板車為生,一干就是整整十年。
● 圖片來源:《新時代徽商》節目
1997年,汪書高厭倦了靠蠻力換生計的日子,決心用技藝改寫人生。
他開始在一家餐館打下手,從備菜、切菜學起,在后廚跟著師傅們探索烹飪的精髓,師傅們驚訝于他的勤奮,但他說:“干過十年苦活,沒覺得干廚師累”。
在灶臺前的日夜翻飛,讓汪書高練就了精湛的廚藝,但他并不滿足,因為他早已看清:
掌勺只能喂飽肚子,掌舵才能掌控命運。
于是,汪書高與妻子周桃霞用十年打工攢下的存款,開了一家徽菜館子。憑借地道的口味和起早貪黑的辛勤,生意很快就走上了正軌,攢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再之后,他們投向大型商務酒店,創立了和諧大酒店,及至2006年,已開出十余家連鎖門店,在當地頗有名氣。
● 和諧大酒店
可以說,汪書高的首次創業印證了“天道酬勤”的道理,卻也暗藏著危機——較為順遂的成功之路,也在暗中編織著認知的繭房,讓創業者難以發覺市場的暗礁。
2011年,汪書高沿江而下,帶著600萬來到了南京,按照他的判斷,在經濟發達的南京開一家商務型酒店會大有作為。
但他在銅陵積累的經驗,與南京的商業水土并不適宜,首店投資就不成功,連續六個月的虧本,讓汪書高魂斷新街口,數年積累下的財富也幾作泡影,只得西退銅陵。
但這場淬火般的挫折,并未讓汪書高就此沉淪,雖然虧了本錢,卻也促使他完成了商業思維的升華,為后續小菜園的故事奠定了基礎。
02
失敗后的蛻變:創建小菜園
在南京的折戟,給汪書高帶來了兩個顯著變化,一是對家鄉有了更深的依賴,二是更為沉著冷靜。
加斯東·巴什拉在《空間的詩學》中說:“家總是排除偶然性,增加連貫性?!?/p>
在外省的失利,讓汪書高渴望連貫性帶來的安全感,因此他再次創業時,決定繼續深耕自己熟悉的老本行——徽菜。
此時的汪書高,已經與徽菜打了10余年交道,但他并沒有貿然出手,而是汲取了和諧大酒店在南京的失敗經驗,明白生意想要做大,就必須找到一套能在全國復制的商業模式。
● 今日的小菜園,已覆蓋26個省份。圖片來源:數位觀察
對于今天的創業者來說,商場內大量的連鎖餐飲店都是可學習的對象,但對于十幾年前的汪書高來說,這并不容易。
小菜園誕生的前一年,汪書高親率幾位廚師長在成都、重慶等餐飲重地探索成熟的商業模式。
最終,他在離家不遠的杭州得到了啟發:當時他到連鎖餐廳外婆家吃飯,結果排隊一個多小時才吃上飯,這讓他對大眾便民中式餐飲有了最初的認知。
2013年4月,汪書高在銅陵開出了第一家小菜園,名字和外婆家一樣給消費者親切感,而其來歷,則源于公司自己種的200畝菜地。
● 圖片來源:小菜園官網
早期的小菜園,正是“摸著外婆家過河”的結果。但從2013年至今,前者門店已超700家,后者的門店僅為100多家,差距懸殊。
這并非偶然,而是汪書高對餐飲有著更深理解的必然。
其實在方法論上,創業并不是一件復雜的事情,比如全球最大的企業沃爾瑪,其成功的秘訣無非是供應鏈和門店,不少創業者閱讀和研究有關沃爾瑪的書籍,大多都有同一個感受:
難以置信。這么偉大的企業,怎么可能靠這么簡單的方法成功?
但事實就是如此,大多成功的企業家談起自己成功的經驗時都很坦率,他們知道:成功的方法往往樸質,困難的是如何圍繞這個大方向去實踐、落地、升華。
汪書高也是如此,他說:“開餐廳,好吃、不貴是最重要的?!?/strong>
好吃不貴,是餐飲界最簡單實用的道理,但質量與成本間的平衡,是任何行業都感到棘手的問題。
汪書高的過人之處,就在于圍繞“好吃不貴”的落地,交出了一份滿分答卷。
03
規?;刈啵翰似?、廚房、廚師
在進一步理解小菜園的成功秘訣前,首先要思考一個問題:
傳統中式正餐,有何缺點?
答案是與精確性與標準化要求高的西餐相比,中餐更依賴廚師的經驗,因此對廚師的要求更高。
一位經驗老到的大廚,往往意味著更高的工價。高端餐飲,可以承受這樣的高成本,但在需要規模擴張的中低端餐飲品牌來說,則是致命的。
選老師傅,價格太高;選年輕師傅,出品不穩定。而且連鎖的上百個門店就像放大鏡,會把單個門店的失誤放大,最終損害品牌的整體形象。
也正因中餐更依賴廚師,所以規?;ê推放苹?、連鎖化是相通的)一直都是中餐的痛點。
而偏偏,規?;歉餍懈鳂I降低成本最終要的途徑,比亞迪為什么敢把海鷗智駕版降到5.58萬?就是因為銷量高,能靠大規模出貨攤勻生產成本。
同樣的道理,中餐品牌想要做到好吃不貴,就必須找到自身規?;щy的解法,而汪書高,找到了三個解法:
1、優化菜品
歷史上,徽菜有五六百個品種,經過挑選鞏固和創新,如今確定的有3000多個新老品種,而且講究用火,功夫獨特,以重色、重油、重火工為特色。
上百道菜品、精妙的火工要求,沒有幾十年功夫的老師傅根本無法掌握全部精髓,汪書高不得不對徽菜進行精簡,將菜品壓縮至40-50個,兼顧食客的選擇空間。
在價格上,小菜園劍指大眾便民中式餐飲,即50元至100元的市場。汪書高對菜品優化后,把大多炒菜的價格卡在30元以下,把大多葷菜的價格卡在60元附近。
● 小菜園菜譜。圖片來源:小紅書
以其招牌菜為例,除了徽菜招牌臭鱖魚定價118元外,其小份的農家紅燒肉、地鍋仔雞、石板蒜蓉蝦的定價都未超過50元,在商場內,人均60元的價格已相當實惠。
2、中央廚房
自小菜園創立之初,汪書高就給出食客三個承諾:上菜超時免費送菜;菜肴不滿意無條件退換;確保優質食材,如有問題,十倍賠償。
● 圖片來源:小菜園官網
當年,不少人被小菜園吸引,就是被其“上菜時間超過25分鐘就免單”的承諾所打動,吸引了不少消費者前來嘗鮮。
但實際上,小菜園的出餐效率奇高,就筆者的感受來說,大約控制在10分鐘左右,其秘訣正是中央廚房。
不少人有一個誤解,認為中央廚房就是預制菜,都是工業化預加工、加熱即食。
實則不然,小菜園的中央廚房僅對食材進行粗加工(如切配、清洗)和標準化料包配置,最終烹飪環節在門店后廚完成。
● 小菜園后廚
“店長級管理人員+中央廚房+市內短途供應運輸+高級菜品食譜”的模式,進一步實現了菜品的標準化,確保了食材和制作過程都更有范式,讓食客既能快速享受到美味,又不用擔心食品安全問題,值得所有連鎖餐飲品牌學習。
3、師徒合伙人制度
截至2025年5月,小菜園坐擁707家門店,不僅遙遙領先于同行(第二名綠茶餐廳不足500家),更厲害的是,小菜園不搞加盟模式,門店全部自營。
汪書高曾說:“永遠不會開放加盟模式?!?/strong>為什么?因為加盟商都是因利而來,規模一擴大,管理就會混亂,難免會有加盟商偷工減料,損害品牌聲望。
● 小菜園707家門店全部直營。圖片來源:數位觀察
不開放加盟,又要擴大門店規模提銷量,對此,汪書高喊出了“讓更多員工實現夢想!”的愿景,創造性采取了合伙人制和師徒制。
簡單理解,就是公司股份配給廚師。每開出一家新門店,他往往會讓廚師作為新店店長,并配給一定份額的股份,這樣店長就相當于在經營自己的店,積極性會大幅提高,也會更注重新店管理和食品安全問題。
此外,在廚師當上總店店長后,小菜園總部會鼓勵店長培養新的廚師長,再有新店開業,還可以繼續從廚師長中選出新的店長,并繼續給新店長配股。
因為是廚師出生,所以汪書高格外在意廚師們的待遇和感受,這種開店機制,既鼓勵了老廚師,也為新廚師劃出了明確的、寬闊的上升路徑,用歸屬感留下了優秀的廚師,更在實現裂變擴張的同時,保證了門店的質量。
在優化菜品、中央廚房、合伙人制度的三板斧下,讓小菜園在保持評價基因的同時還擁有千店一味的穩定菜品。
而市場也給了小菜園最好的回饋:在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小菜園實現收入26.46億元、32.13億元、45.49億元、52億元。
而且,平價基因并沒有拉低小菜園的盈利能力,其2024年的凈利率為11.14%,超過了海底撈以及百勝中國。
04
把菜做好,把路走穩
2024年,對汪書高有著格外的意義。
12月20日,小菜園成功在港交所敲鐘上市,時隔四年,中國餐飲行業終于又迎來了一家上市公司,提振了徽菜產業的發展士氣。
而在上市的兩個月前,汪書高還有另一件喜事:52歲的他,順利從上海的長江商學院畢業,主修工商管理學。
外人或許會對此不屑一顧,但對于以書為名、早早輟學在家、深受徽商賈而好儒精神影響的汪書高來說,讀書是比賺錢更重要的事情——在小菜園的財報上,對汪書高的介紹僅有四段,而大學畢業這件事,他單獨介紹了一段。
縱觀汪書高的一生,他勤奮、聰穎、愛讀書、敢拼搏,正是這些品質的加身,才讓他即使出生困苦,卻過出了比普通人更濃烈的人生。
茨威格在《人類群星閃耀時》里有一句話:一個人生命中最大的幸運,莫過于在他的人生中途,發現了自己的人生使命。
對于30歲前的汪書高來說,受現實的制約,他人生的使命就是改變自己的人生,但對于30歲之后的汪書高來說,他的人生使命變得更為宏大——擴大徽菜的影響力。
在被問及小菜園未來的目標時,汪書高驕傲地喊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小菜園!
去年4月,安徽省商務廳等14部門聯合印發《安徽省徽菜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明確提出要推動徽菜“走出去”,實現徽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 徽州曬秋。圖片來源:攝圖網
而小菜園的上市,就是徽菜向前走出的堅實一步,其IPO所募集到的資金,也將用來加速門店的擴張。
今年,汪書高有著在海外開出首家小菜園的目標,向著“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小菜園”的目標闊步邁去。
在安徽餐飲內部,各品牌也形成一股合勁,坐擁小菜園、巴比食品、同慶樓三家上市餐飲公司,和粵菜在同一規模(廣州酒家、翠華餐廳、唐宮·粵菜海鮮),再加上正沖擊上市、擁有近1600門店老鄉雞,安徽餐飲已在全國實現了領跑。
這背后,離不開小菜園和老鄉雞探索出的中餐規?;瘮U張之路,而汪書高和束從軒(老鄉雞創始人)也不吝于將這條路徑與同行分享——在安徽餐飲品牌內部,就有品牌表示:
“當年沒能成為小菜園,不代表現在不可以學習小菜園?!?/strong>
對于汪書高來說,他樂于看到更多的徽菜品牌能夠走出去,亦無懼來自其它菜系同行們的挑戰。
在2023年的采訪中,汪書高談及小菜園的未來,表示希望小菜園能在2026年營收破百億。從數據上看,小菜園去年營收52.1億,同比增長14.52%,縱然在年末IPO后,有了充足資金的小菜園會迎來爆發式增長,可想在兩年內到達百億依舊是件充滿挑戰的事。
● 圖片來源:《新時代徽商》節目
其實無論是小菜園的消費者還是投資者,之所以選擇小菜園,是對汪書高其人的認可——不僅是他打破命運枷鎖的傳奇故事,更是他對“好吃不貴”四字近乎信仰的極致堅守。
在這個大浪淘沙的時代,不忘初心、把菜做好、把步子走穩,遠比紙面數據重要得多。
● 參考資料:
[1] 元新聞|小菜園上市,給徽菜提了個醒
[2] 銅陵市工商業聯合會(總商會)丨汪書高:做好百姓家的“小菜園”
[3] 小菜園公司官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