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銷商微刊
在年輕人的社交局里,一場 “酒桌革命” 正靜悄悄地發生。當 00 后放下千篇一律的工業啤酒,轉身捧起帶著茶香的精釀,他們或許沒有想到,自己的味蕾選擇,竟催生了一個百億級的新市場 —— 中式茶啤。
從抖音直播間的爆款到盒馬貨架上的寵兒,這種茶葉與啤酒的奇妙碰撞,正在重新定義年輕人的微醺時刻。
01
老酒廠的逆襲:
茶啤如何成為爆款制造機?
43 歲的金星啤酒,曾是被巨頭擠壓的 “區域選手”,卻在 2024 年憑借一款 “信陽毛尖中式精釀” 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首播 6 噸酒瞬間售罄,三個月狂購 9 萬斤茶葉,這個數字不僅震驚了 “毛尖圈”,更點燃了整個啤酒行業的創新熱情。
金星啤酒的成功絕非偶然。當瑞幸與茅臺打造出 “醬香拿鐵” 爆款后,金星敏銳地捕捉到茶酒融合的潛力。他們選擇將河南本土名茶信陽毛尖與啤酒結合,喊出 “一口酒,三口香” 的口號 —— 麥芽的麥香、毛尖的茶香、啤酒花的酒香,三重風味直擊年輕人的味蕾。為了保證純正口感,每罐茶啤平均使用 2 克茶葉,經過 28 天緩慢發酵,徹底告別香精勾兌。
在包裝上,金星也下足了功夫。1L 大容量罐裝設計,既方便電商運輸,又符合年輕人聚會分享的需求;極簡國風的包裝設計,在貨架上一眼就能抓住眼球。
而抖音平臺的場景化營銷更是神來之筆,從好友聚會到居家小酌,從喝酒挑戰到解壓神器,一個個短視頻讓茶啤迅速破圈。發現女性消費者偏愛后,蜜桃烏龍、茉莉花茶等新口味也迅速上線,成功將女性用戶占比提升至近 60%。
02
全民造風:
一場供應鏈與場景的 “合謀”
金星的成功,讓中式茶啤從小眾嘗試變成了全民狂歡。
山東英豪推出桂花烏龍、正山小種茶啤,青島嶗世家主打養生概念的紅棗金駿眉,就連盒馬、胖東來等零售巨頭也紛紛入局。盒馬的綠豆精釀銷售額同比暴漲 224%,用實際數據證明了中式精釀的市場潛力。
這場熱潮背后,是供應鏈與消費場景的完美配合。
精釀酒廠負責研發差異化產品,線上平臺負責引爆熱度,線下酒館提供體驗場景,零售商則放大規模效應。15-20 元 / 1L 的定價,既比普通啤酒更有品質感,又比傳統精釀親民,精準降低了消費者的嘗鮮門檻。
正如淘天集團酒行業總經理張則元所說,這是一場需求側驅動下的品類細分紅利,大廠試水、新品牌入局,市場充滿想象空間。
03
從概念到品類:
中式精釀能走多遠?
回顧微醺經濟的演進軌跡,2018 年低度酒市場曾掀起一股熱潮,但因產品同質化嚴重、創新不足,熱度很快便消退下去。當下,中式精釀能否擺脫“概念易火,品類難興”的困境呢?
答案或許能從消費者需求的變化里探尋到。當下,精釀啤酒正朝著“脫苦化”“飲品化”的方向發展,女性消費者也成為了這一領域的關鍵消費群體。而中式精釀在風味上的創新,恰好契合了當下的時代潮流。
從瑞幸推出的生椰拿鐵到醬香拿鐵,其成功案例充分表明,本土化改良以及打造大眾喜愛的口感,才是打開市場的關鍵所在。此外,金星啤酒研發副總監提及的“冷萃技術”“精準提純”等工藝創新舉措,也為中式精釀的品質提供了有力支撐。
行業預測顯示,到 2025 年,中國精釀啤酒市場規模有望突破 1300 億元,新中式風格將成為推動市場增長的重要力量。然而,挑戰也不容小覷:在 CR5 超過 90% 的高度壟斷市場中,中式精釀該如何持續創新?又該如何讓消費者愿意長期為其買單呢?金星啤酒已經開始探索“食啤”領域,推出了陳皮、荊芥等新口味產品,不過這場風味創新實驗最終能否成功,還需市場來檢驗。
當年輕人的酒杯中飄出茶香,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場味覺上的革新,更是中國消費市場所蘊含的創新活力。
從“喝什么”到“怎么喝”,中式茶啤的故事仍在續寫。下一個爆款產品會是什么呢?或許,答案就藏在年輕人下一次舉杯的瞬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