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眼里的“垃圾食品”、小孩心中的“人間美味”——衛龍辣條要上市了。
曾經,在學校門口的小賣部,總有一幫小身影,手里攥著幾毛錢,吵著喊著要買衛龍辣條。那時候,即使積累了一天的不開心,過把辣條的嘴癮也能被化解掉。
如今,那幫小屁孩已經長大了,衛龍辣條也“變味”了。
為了擴大消費群體,衛龍辣條做了很多改變,幾毛錢的時代也隨之而去。那家生產銷售衛龍辣條的河南企業,也早已經將小買賣做成了大生意。日前,衛龍美味在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
2020年,衛龍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衛龍美味”)營收超過了40億元,光辣條這一個品類就賣了驚人的18萬噸。如果衛龍美味順利上市,那河南又將有百億富豪誕生。
“五毛零食”很賺錢,還越來越貴了
衛龍與農夫山泉一樣,看著不起眼,但是,這種小商品往往賺的是大錢。
衛龍從一根辣條起步,近些年產品陣容不斷擴大,已經拓展到了三大品類,成為了中國最大的辣味休閑食品企業。
三大品類為:調味面制品,也就是常說的辣條,主要包括大面筋、小面筋、大辣棒、小辣棒及親嘴燒;蔬菜制品,主要包括魔芋爽及風吃海帶;豆制品及其他產品,主要包括軟豆皮、鹵蛋及肉制品。
衛龍董事長劉衛平在2020年時公開表示,衛龍2019年整體營收49.09億元,比2018年的35億元營收,同比增長超40%;2020年營收目標為72億元,要在2019的基礎上增長近47%。
不過,從招股書披露的數據來看,并沒有劉衛平所說的那般夸張。
2018到2020年,衛龍美味的營收分別為27.52億元、33.85億元、41.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22.4%。同期,其歸母凈利潤為4.76億元、6.58億元和8.19億元。
分品類來看,辣條依然是衛龍美味最核心的業務。
2020年,調味面制品收入達27億元,營收占比為65.3%,較2018年的78.6%有所下降,但仍是公司的倚重。蔬菜制品的營收占比由2018年的10.8%擴大至2020年的28.3%,成了第二大業務,而豆制品及其他產品占比為6.4%,呈下降趨勢。
從盈利能力來看,放眼整個休閑食品行業,衛龍美味處于行業較高水平,毛利率比三只松鼠、良品鋪子兩家巨頭企業的都高,凈利率水平更是遠遠超過了此二者。
凈利率水平差距懸殊,最主要的原因是衛龍美味的銷售費用率,遠低于三只松鼠和良品鋪子。2020年,三只松鼠與良品鋪子的銷售費用率分別為17.48%、19.89%,而衛龍美味的銷售費用率僅9%。
這其實跟它們的銷售模式有關。
三只松鼠與良品鋪子是“網紅品牌”,廣告推廣自不用多說,而且銷售渠道嚴重依賴于第三方線上平臺。近幾年,電商紅利在消退,獲取流量的成本(如平臺服務費與推廣費)在變大,導致銷售費用率不斷上升。
衛龍則不同。深耕線下渠道多年,從城市到農村,從大超市到小賣部,幾乎都有衛龍。2020年,衛龍美味有90.7%的收入來自于線下渠道。截至2020年年末,其合作的經銷商有1950多家,覆蓋超過57萬個零售終端。
衛龍美味對經銷商的管理相當強勢。其稱,公司主要采用一級經銷模式,通常在經銷商付款后交付產品,即先款后貨。此外,除在產品保質期內發生的產品質量問題之外,公司一般不接受經銷商的退貨或換貨。
縱向來看,近三年,衛龍美味的盈利能力也在提升。這主要是因為辣條產品在提價,以及三個品類中毛利率最高的蔬菜制品的營收占比在上升。
作為核心品類,調味面制品每千克平均售價由2018年的13.9元/千克提到了2020年的15元/千克;同時,銷量從2018年的15.55萬噸上升到了2020年的17.95萬噸。
(衛龍美味主要產品建議零售價,來源:招股說明書)
曾經幾毛錢的辣條一去不復返,現在的衛龍辣條越來越貴了。
衛龍美味稱,銷售價格參考多種因素設定,如產品定位、生產成本、市場競爭情況及銷售網絡中經銷商的合理利潤水平。“我們推薦經銷商參考我們的價格體系,可適當調整產品價格”。
在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前夕,衛龍美味完成了Pre-IPO輪融資,這也是其首次引入外部資本,由CPE源峰和高瓴領投,紅杉中國、騰訊、云鋒基金等知名機構跟投,融資金額5.49億美元,合計持股5.85%,投后衛龍美味的估值超600億元。
?
漯河首富或將易主
如果衛龍美味順利上市,其背后的實際控制人劉衛平、劉福平兄弟倆,財富或將超過雙匯董事長萬隆。這也意味著,不久之后,漯河首富或將易主。
回看衛龍走過的這二十年,是一根辣條變成一家行業巨頭的故事,也是一個高中畢業的湖南人,在河南白手起家創造財富的故事。
辣條源起于湖南平江的醬干。平江縣有著做醬干豆制品的傳統,家家戶戶都會做,平江人以此為生?!镀浇h志》中記載,清朝康熙年間,平江的長壽醬干就被列為宮廷貢品。
辣條的誕生,實屬意外與無奈。
1998年,自然災難發生后,平江人民損失慘重,制作醬干的原材料大豆大幅漲價,平江的老師傅們開始尋找新的原材料。
他們發現,市面上最便宜的原材料是面粉,且供應也較充裕。于是,老師傅們創造出一種麻辣面筋,這便是“辣條”最開始的模樣。
配方迅速在當地流傳開來。由于平江縣并不出產小麥,一些平江人開始到外地尋找機會。
而盛產小麥的中原地區,交通便捷,勞動力充足,成為很多平江人出走創業的首選之地。
1999年,一個僅有高中學歷的年輕人從家鄉平江出發,帶著打工攢的錢與辣條的配方,一路北上,在鄭州中轉后,踏上了漯河的土地。這個人就是劉衛平,那時候他只有20來歲。
為什么是漯河?劉衛平聽老鄉說,賣火腿腸的雙匯就在漯河,于是,便去了這個未曾到過的地方。當時,雙匯火腿腸已聞名全國。
落腳漯河后,劉衛平買了一些鍋盆,以小作坊開始創業。第二年,劉衛平偶然間發現了一種叫牛筋面的食物,并找到了生產牛筋面的生產地——只有一臺簡易膨化機的小作坊。
據《大河報》報道,劉衛平與店主談妥后,交了押金,改進了磨具。“一個星期后,產品出來了,我們加了點焦糖和辣椒面,變成一種咖啡色的產品,有點像鱔魚,于是就起名叫‘鱔魚條’?!眲⑿l平說,后來因為名字寫起來比較麻煩,就改成了“魚條”。
2002年,改進設備,擴大產量。被“魚條”辣爽了的人們,逐漸開始稱之為“辣條”。之后,劉衛平申請了衛龍商標,又成立了漯河平平食品有限公司。
自此,擁有了姓名的衛龍辣條,在瘋狂的地推中越來越受歡迎。
衛龍的成功,主要是抓住了年輕人的胃。從千禧一代到Z世代,都是衛龍的消費主力。衛龍美味在招股書中稱,其95%的客戶在35歲及以下,55%的客戶在25歲及以下。
其中原因之一,是口味和包裝的變化——降低辣度,從麻辣變成甜辣;從大包裝改為學生可以裝進口袋的小包裝,將簡包、透明包裝改為鋁箔、鋁膜等包裝,看著更高端。此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營銷。
衛龍曾先后邀請趙薇、楊冪等影視明星代言,不過,這都屬于常規操作,衛龍有一套更大膽玩法。
(楊冪)
2014年,衛龍搬進了新廠房后,請來了專業的攝影團隊,將看起來很有“科技感”的車間圖片發到微博,還登上了熱搜。2015年,衛龍推出了辣條版的《逃學威龍》,又大火了一波。
2016年,直播風口剛起,衛龍就請來當時的知名網紅“富士康第一質檢員”張全蛋,通過一個流水線工人的視角,將衛龍的車間、生產線展示給大眾;iPhone7發布前夕,衛龍趁熱發布了“hotstrip7”產品;雙11時,又自導自演了一場店鋪“被黑”的戲碼。
還有一系列營銷活動,如“衛龍霸業”H5手游,還有“來包辣條壓壓驚”“其實我該來包辣條靜靜”“這個世界沒有一包辣條解決不了的問題,如果有,就兩包”等系列表情包,已經成為了社交網絡的經典。
不得不說,基于內容和事件的營銷,衛龍玩得非常溜。
各種“玩法”之下,一根辣條即將變成一家上市公司,而且,還將催生一個大富豪。
目前,衛龍美味的估值,比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的市值總和還高。上市前,劉衛平、劉福平兄弟倆通過間接的方式合計持有衛龍美味92.17%股份。以此計算,這兄弟倆的財富達550億元。
漯河首富現在是一手締造了雙匯的萬隆,他將一個瀕臨破產的肉聯廠變成了中國最大的豬肉加工企業,成為屠宰業與火腿腸領域的霸主,總市值超1200億,在河南僅次于牧原股份。在2021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萬隆的財富為1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5億元)。
若順利上市,劉衛平家族的財富可能會進一步水漲船高。那時候,新的漯河首富將正式誕生。
未來的增長在哪里?
可能除了童年記憶之外,最深刻的印象或認知,便是“垃圾食品”。雖然衛龍在努力通過各種營銷手段擺脫掉一些固有的標簽,但是,并沒有那么容易。
由于原材料及工藝問題,辣條早已被貼上了“垃圾食品”的標簽,而且,食品安全問題頻發。
2005年,中央電視臺曝光了平江縣一家食品廠使用違禁添加劑——富馬酸二甲酯(俗稱霉克星),給野蠻生長的辣條行業潑了一桶冷水。隨后,相關部門對辣條行業進行大整頓,整個行業都進入了寒冬。2019年,央視3·15晚會也曝出辣條生產車間臟亂差等現象。
衛龍也多次被“點名”。衛龍曾被浙江、貴陽、山西、湖北等多個省份的市場監督管理局、食藥監局查出,其產品中添加了山梨酸及其鉀鹽和脫氫乙酸及其鈉鹽防腐劑。
現在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了,少油、少糖、少鹽成了人們注重健康的趨勢。當學校門口那幫小朋友長大后,他們還會是衛龍辣條的忠實消費者嗎?
從衛龍辣條的銷量來看,2018年至2020年,調味面制品分別銷售了15.55萬噸、17.33萬噸、17.95萬噸,增速確實在放緩。
劉衛平早就開始尋找企業的第二增長曲線了——品牌擴張和產品多元化。
在衛龍的官方旗艦店,除了辣條,還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產品,如魔芋爽海帶、麻辣土豆片、泡椒脆筍等素菜小吃,還有泡椒鳳爪、香辣小魚仔、魚丸、小香腸、小雞腿等。這也就是衛龍美味提到的蔬菜制品、豆制品及其他產品。
不過,隨著多元化的推進,衛龍美味開始了OEM(代工)模式。衛龍美味提到,其與OEM供應商合作,主要是想提高部分小批量產品的生產。
市界通過衛龍在電商平臺的旗艦店發現,烤面筋、酸辣粉、臭豆腐、魚豆腐、麻辣土豆片、魚丸、蟹棒、香辣小魚仔、小香腸等產品,均為委托代工廠生產。
其實,代工貼牌模式是休閑食品行業較為普遍的一種模式,三只松鼠和良品鋪子就是如此。但是,也是這些企業食品安全問題頻繁發生的癥結。
至于衛龍的這些新產品未來的增長怎么樣?從過往三年的增長趨勢很難判斷未來。需要注意的是,這個行業同質化已經很嚴重了。在這個賽道里,上市公司就有好多家,如三只松鼠、良品鋪子、來伊份、有友食品等,不知名的中小企業更多。
分地區來看,2020年,為衛龍美味貢獻收入最多的是為華東地區,營收占比為20.7%,其次是華中地區,為19.6%,華南地區為17%,而西南和西北地區營收占比最小。
辣味食品行業有“南玉峰北衛龍”的說法,南方地區口味不同于北方地區,且競爭很大,衛龍并不擁有絕對優勢。華東地區向來競爭激烈,未來要想進一步增長,也不容易,尤其是辣條之外的產品。
雖然貴為辣味休閑食品這個細分行業的龍頭,但是,招股書披露,衛龍美味的市場占有率僅為5.7%。這也足以說明行業的分散程度,以及競爭的激烈程度。
劉衛平在2019年時表示,衛龍辣條未來三年的目標是“1111”,其中之一就是實現100億的銷售收入?,F在看來,衛龍美味業績的增長,并不如劉衛平所愿。圖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