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王老吉偷偷搞事情,連續申請注冊了多個“吉”商標,“新婚大吉、新年大吉、升職大吉、開張大吉……”。
圖片來源:品牌官方微博
雖然此商標還在申請中,卻在社交平臺上引來了大量的關注與討論。
?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其實,品牌注冊商標,這原本應該屬于品牌常規的工作范疇內,畢竟在此之前,有不少品牌因為商標被侵權,被“山寨”,陷入到了進退兩難、市場不當競爭、市場推廣遇阻,有的甚至是經營困難等局面。也正因如此,不少品牌開始未雨綢繆,紛紛開始把品牌周邊,能夠聯想到的詞、字進行排列組合,注冊為商標。
比如眾所周知的阿里巴巴,就注冊了如阿里媽媽、阿里爸爸、阿里爺爺、阿里姐姐、阿里奶奶、阿里伯伯、阿里叔叔、阿里弟弟等“大家族”商標團;還有大白兔注冊了大灰兔、大黑兔、小白兔、金兔、銀兔;老干媽有老干爹、老干娘、老姨媽……
但從網友們的關注點來看,王老吉的初衷似乎不是這樣的。
此次大家對于王老吉商標注冊的關注點,一是此次王老吉申請的“吉”系列商標和大眾生活場景非常貼近,大吉商標超20個,幾乎涵蓋了人生不同階段的不同幸事。不少網友說,之后要祝別人新婚大吉還要給王老吉付費了。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官方微博
據了解,除了此次“大吉”系列商標,王老吉之前就注冊過“百家姓”商標,還在去年春節推出了定制款,網友們可以根據自己姓氏來定制,比如“李老吉”“張老吉”“趙老吉”“牛老吉”。
圖片來源:品牌官方微博
還有一個關注的點是此次商標注冊分類的國際分類為啤酒飲料,不少網友猜測王老吉可能開始賣酒了。
其實,王老吉早就開始賣酒了,前段時間推過“吉啤”。整個品牌宣傳延續了“吉”文化,“大吉大利,喝吉啤”,而且在產品功能上也有傳承,“健康啤酒革命性產品”“不誘發痛風、不長啤酒肚、不頭痛、不尿頻、美容養顏、營養豐富”。從目前消費市場情況來看,似乎消費者并不買單。
圖片來源:品牌官方平臺
最近,王老吉還推出了嗶嗨啤精釀啤酒。從整個產品的宣傳風格來看,嗶嗨啤的定位更加偏向年輕化,場景也更加聚焦于聚會、KTV等,吉啤從功能定位和高端等字樣來看,人群會更偏向于70、80、85后。
圖片來源:品牌官方平臺
那么,王老吉商標注冊的背后到底隱藏著哪些“心思”?
01
拓寬產品營銷場景,場景規?;?/span>
正如網友們所說,王老吉此次品牌商標注冊給人的印象是,結婚要喝“新婚大吉”,高考要喝“高考大吉”,新年要喝“新年大吉”。王老吉最為知名的廣告詞就是“怕上火就喝王老吉”,這一句廣告詞將產品涼茶功能+產品使用場景結合在一起,并且有一個非常清晰的信息傳遞。
根據時趣洞察引擎數據顯示,當網友們談到王老吉時,涉及到的相關詞匯有“涼茶、解膩、上火、降火、金銀花、涼茶植物飲料”為主??梢哉f,一句廣告詞也讓品牌困于“怕上火”。
數據來源:時趣洞察引擎
時間周期:2021年4月8日-2021年7月6日
而此次品牌圍繞消費者不同人生階段大事推出了系列“大吉”,一方面拓寬了產品營銷的場景,同時也以規?;赶蛄艘粋€更大的場景就是宴請,而宴請勢必會走向定制和高端化的另一個品牌溢價的陣營。與此同時,場景矩陣也為品牌裂變更多子品牌,某種程度上,隨著未來品牌和產品落地,先入為主的場景詞,可能也會帶來更多產品的想象。
02
渴望把自己變為“國潮”
當下茶飲市場競爭十分激烈,除了可樂兩大巨頭品牌,新消費品牌如元氣森林、漢口二廠等也都在分割著消費市場。據公開數據顯示,無糖及氣泡飲料作為增速最迅猛的細分飲料行業之一,2020年市場規模達到近120億元,而過去6年的復合增長率將近40%。預計2027年市場規模將超過270億元。
一方面,王老吉也開始推無糖涼茶、氣泡涼茶產品,另一方面,根據時趣洞察引擎數據顯示,我們可以看到,品牌也開始重點推“涼茶植物飲料”、“植物飲料”等營銷方向,隨著當下年輕人對健康生活、成分等關注,品牌也似乎有所轉變。
數據來源:時趣洞察引擎
時間周期:2021年4月8日-2021年7月6日
不過,對比王老吉和可口可樂、元氣森林、漢口二廠的人群畫像,可以看到,可口可樂和元氣森林在00后都是有較高關注度的,漢口二廠在90后有絕對優勢,王老吉則在90、95、00后優勢不夠突出,反而70、80有一定關注。
數據來源:時趣洞察引擎
時間周期:2021年4月8日-2021年7月6日
王老吉作為一個老字號品牌,品牌年輕化幾乎也是這一類品牌現階段的營銷目標,而當下年輕化營銷的最為普遍的手段是盲盒、聯名和國潮營銷等,包括在此之前,王老吉也嘗試和網易游戲聯名做禮盒,但從B站和小紅書的效果來看,年輕群體的反饋很低。從數據來看,王老吉的營銷傳播策略和可口可樂的頻率幾乎保持一致,重微博和抖音;元氣森林則是小紅書更具優勢;漢口二廠是微博和小紅書都具備優勢。相比之下,在社交營銷平臺,王老吉的傳播陣地優勢不是很明顯。
數據來源:時趣洞察引擎
時間周期:2021年4月8日-2021年7月6日
對于本次品牌注冊不少“大吉”系列商標,可以看到很多文字和場景聯系到一起也在透露著一種“國潮”文化的體現,尤其是在茶飲這個領域中,也算是年輕化營銷的一種間接方式。不過,品牌如果想借助國潮復古文化來獲得更多年輕用戶的喜愛,還是要從內容方面重點思考,制造有意思的話題,引發年輕人的互動和二次創作。
03
圍繞品牌符號,打造“吉文化”
從品牌官方聲明來看,品牌表示繼續打造中國吉文化,而其中這個“吉”字成為整個文化的“魂”,圍繞這個“吉”字不斷的進行延展。
圖片來源:品牌官方微博截圖
結合時趣洞察引擎,我們對比了可口可樂、王老吉、元氣森林和漢口二廠四個品牌的營銷戰役榜單,發現可口可樂營銷戰役主打無糖可樂+超級粉絲+明星營銷組合拳,元氣森林也會以產品口味、成分+明星營銷的方式,漢口二廠更偏向于話題營銷帶動產品,而王老吉會更傾向于品牌文化的輸出,偏好“吉文化”話題營銷+情感營銷,以節點性話題帶動消費者情感溝通和交流。
數據來源:時趣洞察引擎
時間周期:2021年4月8日-2021年7月6日
從品牌名字本身落腳到吉文化,再從吉文化尋找到大眾熟悉的表現場景,再由場景反映到文字本身,形成一種符號印象,可以說是由點及面,并且抽象的品牌理念和品牌文化得到了非常具象的展示,一方面強化了品牌想要傳達的品牌文化和理念,另一方面也加緊了和大眾消費者之間的聯系,又是大吉大利的場景,又是平平淡淡真切的生活向往。
但對于消費者而言,除了品牌文化輸出,更多的是要回歸消費場景,真正的將消費者和品牌、產品聚集到一個場景中。如果只有品牌文化輸出,那品牌是飄在消費者心智之上的,并沒有真正的進入心智。
最后,品牌的每一步都在向外界傳遞著“競爭”的信號,如何讓自己差異化,讓自己被消費者喜歡和記得,總會有新的方式出現,營銷創新的速度越來越快了也更加“另辟蹊徑”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