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邁向“碳中和”?達能、寶潔、蒙牛等20+品牌,帶來5大發力點

決策者零售研究院
2022.01.19

2021被稱為“碳中和元年”。


2021年“兩會”上,碳達峰、碳中和首次被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在《咬文嚼字》編輯部發布的2021年“十大流行語”中,這兩個詞都榜上有名。


圍繞著“碳中和”,國內外公司都開始響應號召:


國際巨頭如百事可樂、瑪氏、寶潔等,做出了“碳中和”承諾;


互聯網大廠如阿里云、達摩院、釘釘等,都在構建低碳發展體系;


資本公司如紅杉資本、高瓴資本、松禾資本等,已開始轉向與碳中和相關的產業鏈。


億歐智庫日前發布的《2021年度中國一級市場碳中和投資研究報告》預告,中國碳中和市場規模將在2025年達到311.59萬億元人民幣規模。


那么,什么是“碳中和”?和消費品牌有什么關系?又該怎么落到實處?


01

什么是碳中和?為什么突然火了?


“碳中和”,又稱“凈零二氧化碳排放”,是指在一定時間內,人為活動直接或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通過使用低碳能源、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實現正負抵消,達到相對“零排放”。


為什么這個概念在去年成為“主旋律”?



第一,應對全球氣候變暖,迫在眉睫。


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尤其是化石燃料的燃燒)導致二氧化碳排放不斷攀升,加速了地球變暖。聯合國和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全球氣候狀況聲明》顯示,2020年全球平均氣溫已經比工業革命前高出了1.2℃。


2021年歐洲、河南洪澇災害,北美高溫極端天氣,均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各國多次召開世界氣候變化大會,碳中和已成為全球主要國家的發展共識。



第二,碳中和成為一場國際競賽,部分國家的減碳措施外部化出現,我國需加快進程。


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各個國家、組織和企業紛紛提出碳中和目標。截至2020年6月12日,已有125個國家承諾21世紀中葉前實現碳中和;截至2021年2月,全球約110家企業宣布凈零排放目標。


如今,歐美發達國家已完成經濟轉型,部分歐洲國家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實現了“碳達峰”,他們有60年時間來實現“碳中和”,而中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僅有30年的時間,時間緊迫。


第三,我國仍處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進期,經濟高速增長,對能源的需求量巨大,這也將倒逼我們必須進行一系列的變革。


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中國能源體系碳中和路線圖》顯示,2020年,中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約為13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這比世界其他地區高45%。


中國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約占全球排放量的1/4。


為了推動我國低碳綠色發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我國宣布了爭取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雙碳”目標。


時間緊,任務急,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需要各行各業的共同努力。


對于消費品牌來說,“碳中和”意味著什么?


02

碳中和,關品牌什么事?


實現碳中和,必然離不開消費領域。


首先,消費經濟驅動經濟之下,“碳中和”離不開消費。我國消費占經濟比重超過50%,“碳中和”的目標任務最終都會落實到消費領域,消費者在商品的購買、處理以及使用會越來越重視綠色環保。居民衣食住行中都孕育著廣闊的機會。


其次,我國消費者環保意識增強。根據《中國對可持續包裝的態度-2020.3》顯示,中國消費者的環保意識正在快速覺醒,除了垃圾回收外,消費者正在為了保護環境而改變消費和生活習慣。


同時,消費者逐漸將“可持續性”作為購買的考量因素,70%以上的消費者愿為可持續產品支付更高的價格,可持續產品的需求正在高速增長。


從品牌經營角度看,踐行碳中和既是對國家號召的積極響應,也是贏得消費者好感的重要舉措。


如今消費市場選擇過剩,用戶與品牌的黏性不斷降低,建立品牌忠誠度越來越難。在基礎物質需求外,企業還應該注重消費者的精神需求,建立品牌價值觀認同,其“吸粉”與“存粉”效果,將遠勝于流于表面的營銷活動。


那么,消費行業該如何高效為“碳中和”目標賦能?


目前來說,我國還處在碳中和初步發展階段,品牌們普遍依賴“碳抵消”的方式助力碳中和。


“碳抵消”是用購買“碳信用額度”的方法來抵消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生產的溫室氣體。企業可以投資世界各地的環境友好項目、投資研發清潔能源技術等,以抵消自己的碳足跡。


但這種方式并不能從根本上直接減少公司的碳排放。從長遠來看,向碳中和發展將需要來自整個供應鏈的創新變革。


品牌們具體應該怎么做?我們結合全球消費品巨頭及新銳品牌案例,總結出了五個發力點。


03

雙碳當前,品牌何為?


1、將碳排放扼殺在“搖籃”里


品牌通過使用更可持續的原材料、改進生產工藝,從源頭上減少碳排放。


寶潔旗下的日常清潔劑品牌EC30,產品包括洗衣劑、洗發香波、沐浴露等,不添加水、填料、液體穩定劑。清潔劑由機織纖維組成,無需使用塑料瓶。與傳統液體清潔劑相比,EC30的生產與運輸對二氧化碳排放的影響降低了50%。



2021年5月,Allbirds與adidas聯合發布了低碳跑鞋futurecraft·footprint。其鞋面和鞋底中間的材料采用Prime綠色回收聚酯、由木漿制成的天然天絲、甘蔗甜泡棉等環保材料。


據悉,生產每雙低碳跑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2.94公斤,與具有類似性能的阿迪達斯Adizero RC3跑鞋相比,減少了63%的碳排放。


futurecraft·footprint

圖片來源:adidas中國官網


英國內衣和家居服品牌Stripe and Stare推出了可生物降解內衣系列,原料采用了71%天絲纖維、19%海絲和10%Roica彈性纖維。其中,天絲纖維來自不受保護的再生木材、海絲來自于海藻。據稱,如果將這種廢舊內衣埋在花園里,將在180天內100%降解。


圖片來源:Stripe and Stare官網


安踏一直在拓展新型環保面料的使用。目前已有400萬件安踏服裝運用了“雨翼科技”無氟防水面料,1800萬件使用了杜邦SORONA?環保纖維面料、約300萬件使用了有機棉。



蒙牛在2020年開展了“一克奶”精益生產行動,通過梳理工藝生產流程繪制奶損地圖,讓14個工廠均做出了改進行動,奶損率從2018年的3.7%下降至2020年的2.5%。


蒙牛還對“?!毕率?,利用飼料改進、回收再利用牛糞便中的甲烷、提升牧場能效等舉措進行減碳。據悉,在國內的65家蒙牛工廠中,已經有17家成為國家級綠色工廠,清潔能源使用占比已達15%左右。


圖片來源:蒙牛官方微信


2、“碳中和”離不開“表面文章”


波士頓咨詢發布的《2021年全球綠色購買報告》顯示,67%的受訪者認為可回收包裝很重要,在44歲及以下的受訪者中,83%的人愿意為可持續包裝支付更多的錢。


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改變包裝形態或使用可持續包裝材料,減少碳足跡。


百威英博推出全球最輕長頸啤酒瓶,將標準長頸啤酒瓶的重量從180克減至150克,據悉,啤酒瓶減重后,制造每個瓶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了17%。


百威長頸啤酒瓶


百威英博還在英國試點生產500萬瓶440毫升“超低碳”鋁罐。根據Budweiser Brewing Group的數據,這些鋁罐使用的是一種新的惰性陽極鋁技術,并利用可再生電力生產,碳足跡比普通鋁罐低95%。


百威“超低碳”鋁罐瓶


去年10月,可口可樂推出首款由100%植物基塑料制成的飲料瓶(不包括瓶蓋和標簽)。該原型瓶由來自玉米的植物基對二甲苯(bPX)制成,使用Virent的新工藝轉化為植物基對苯二甲酸(bPTA)。


可口可樂還與長春美禾科技共同研發了突破性技術,不僅簡化了生產流程,還能夠使用更多類型的可再生材料。據悉,這款瓶子可進行商業化規模生產。



達能旗下自有品牌依云,去年3月在新加坡推出首款無標簽的100%可回收PET瓶子(不包括瓶蓋),最近在英國推出了首款可循環利用的鋁罐裝氣泡水。


依云礦泉水無標簽、100%可回收PET(rPET)瓶

圖片來源:依云官網


依云鋁罐裝氣泡水


伊利金典最近發布了0鋁箔無菌磚包裝,使用全新的阻隔層替代鋁箔。據中環聯合認證中心CEC權威認證,全新一代0鋁箔低碳無菌紙基復合包裝可減少碳足跡達41.8%。


金典0鋁箔無菌磚包裝


金典還曾推出了國內首款植物基夢幻蓋,部分原料由原來的石油基聚乙烯,替換為源自甘蔗的植物基聚乙烯。


金典植物基夢幻蓋


三得利制造出了由100%植物材料制成的PET瓶,原料是從木片中提取的植物對二甲苯、從糖蜜中提取的植物基MEG。


三得利100%植物材料制成的PET瓶


英國咨詢機構碳信托的一項調查顯示,在歐洲10000名消費者的調研數據中,有三分之二的消費者支持給產品打上“碳標簽”。


“碳標簽”是指把產品全生命周期(包括原材料、生產、加工、分銷等)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用量化的指數體現在產品的標簽上,目的是告知消費該產品的碳足跡信息,能夠幫助消費者在挑選商品時做出更環保的選擇。


瑞典燕麥奶品牌Oatly早在2013年就分析了其產品的碳足跡,并在5年后正式將“碳標簽”打在包裝上,其生產的一款燕麥奶碳足跡是0.44公斤二氧化碳/公斤。


Oatly“碳標簽”包裝


美國創新環保時尚品牌Allbirds在2020年宣布旗下的產品都會被貼上碳標簽。據品牌官方數據顯示,一雙Allbirds的鞋子平均會釋放出7.6kg二氧化碳,而普通球鞋為12.5kg二氧化碳。


Allbirds“碳標簽”


3、換一種更低碳的生活方式


大到工業制造、小到日常洗護,都在產生碳排放。簡簡單單一個變化,如縮短淋浴時間、用較低的溫度洗衣服等,都能對減碳做出貢獻。

日本花王公司旗下的兩款無水產品——用于“洗發”的3D Space Shampoo Sheet,用于“洗衣”的3D Space Laundry Sheet,由含清潔配方的無紡布制成,擺脫對水的依賴。


聯合利華旗下環保護理品牌Love Beauty and Planet的護發素,在接觸水之后僅需10秒就能快速沖洗掉,縮短淋浴時間。


Love Beauty and Plane護發素

圖片來源:Love Beauty and Planet官網


2018年,寶潔推出了無水洗發品牌Waterless,提供全系列免洗護發產品,無需一滴水即可使用。


無水洗發品牌Waterless


歐萊雅旗下的卡尼爾推出了Ultra Doux固體洗發水系列,由94%的植物成分和97%-99%的可生物降解配方組成,不需要塑料包裝。這系列產品由于采用快速沖洗技術,可減少用水量。


Ultra Doux固體洗發水

圖片來源:歐萊雅官網


Seventh Generation的超濃縮洗衣液,降低了洗衣液使用量,并使人們能夠在30°C下洗滌衣服,減少了加熱洗衣用水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


Seventh Generation超濃縮洗衣液

圖片來源:Seventh Generation官網


瑞典的Form Us With Love推出FORGO粉末洗手液,使用時將一包12公克的粉末倒入250 ml水中自制成洗手液。包裝不需要使用塑料,紙包裝減少了95%的運輸空間。


FORGO粉末洗手液

圖片來源:FORGO官網


國外還有公司通過“減少客戶退貨”的方法來減少碳排放。創新公司8returns提供自助退貨軟件,可防止不必要的退貨并自動抵消所有剩余退貨的碳排放。此外,消費者不再需要紙質退貨標簽,且所有退貨都在線登記,減少了紙張浪費。


圖片來源:8returns官網


4、讓“不完美”發揮價值


根據可持續性慈善機構WRAP的一項研究顯示,2018年英國產生了952萬噸食物垃圾,排放了250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厥赵倮迷緯蔀椤袄钡氖巢?,是緩解環境壓力的重要方式。


加大拿“果蔬拯救者”LOOP與食品企業合作,充分利用那些會被丟棄的食物,包括水果、蔬菜、隔夜面包、油脂等。LOOP收集廢棄的水果和蔬菜,用堿水仔細清洗,采用冷榨工藝提取出全部汁液,根據生食專家的特殊配方將果汁混合,倒入本地制造的可回收瓶子中。


圖片來源:loopmission.com


舊金山初創公司ReGrained,專門對啤酒釀造過程中的廢谷物進行升級回收利用,制成Supergrain+面粉,用于制作蛋白棒、泡芙、面食等。


ReGrained生產流程

ReGrained意大利面

圖片來源:ReGrained官網


初創公司Barnana,將有機香蕉農場那些因外觀有缺陷或不太熟等原因而“不適合銷售的香蕉”,轉變為香蕉零食。


圖片來源:Barnana官網


烘焙食品公司Renewal Mill將植物奶生產的副產品,如豆渣、燕麥渣、杏仁渣、豌豆渣等,在不使用合成加工技術或非天然強化劑的情況下,進行干燥和研磨,以生產富含膳食纖維和蛋白質的“面粉”,可以用于制作曲奇、蛋糕、飲料等。


Renewal Mill烘焙粉

圖片來源:renewalmill官網


5、綠色“在路上”


據統計,2021年我國快遞年業務量突破了1000億件,物流行業飛速發展,帶來了大量紙類和塑料廢棄物,物流車在運輸過程中也排放了大量溫室氣體。


品牌可考慮和物流企業合作,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技術,不斷降低物流對環境的影響。


例如,菜鳥和雀巢合作,通過對雀巢商品做定制化包裝、使用綠色智能周轉箱、通過算法為商品訂單匹配合適箱型等一系列動作,減少碳排放。


去年雙11期間,菜鳥聯合500多個品牌,開展原箱或0塑料無膠帶的環保箱發貨。據《2021雙11菜鳥綠色物流報告》顯示,菜鳥綠色物流全鏈路賦能的各類商家與消費者綠色行為給全社會減碳5.3萬噸。


04

結語


消費行業涉及到人們的衣食住行,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一環。在“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目標下,品牌們必然要承擔起社會責任。在此背景下,食品飲料、美妝個護、鞋服箱包等各個領域都有可能被重塑,其中孕育著大量的機會。


我們看到,不管是國際巨頭,還是國內眾多企業,都在積極地響應號召,為“綠色未來”創造出無限的可能性。


在未來的30年中,消費品牌將以怎樣的創新創變實現“碳中和”的宏大目標,我們非常期待。


食品創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決策者零售研究院
回頂部
評論
最新評論
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發聲!
微信公眾號
Foodaily每日食品
掃碼關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眾號
微信分享
打開微信掃一掃分享當前頁面
久久国产自偷自偷免_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_少妇人妻偷人精品免费_ww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