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青年和貨車司機吃出的千億市場,往前一步是懸崖

快消
2022.09.26
在小鎮青年無處打發的時光里,長途貨車司機的驅車過程中,誕生了一個千億級產業。如今,它正面臨管控和輿論的雙重危機。

文: 李珂

來源:快消(ID:fbc180)


01

多地嚴管

海南檳榔緊急“切割”


日前,海南省檳榔協會發布的關于近年海南檳榔產業發展情況通告表示,未來當地將加強檳榔藥食同源的科學研究,并建議政府部門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加強檳榔全產業鏈監管。


同時,該協會還特別強調,“中國檳榔”“海南檳榔”與“湖南檳榔”是3個不同的概念。為了加快拉開“海南檳榔”與“湖南檳榔”的區別,近年來海南省檳榔協會積極推動相關企業和科研機構,加大力度研發健康的、沒有粗糙纖維的、不傷害口腔粘膜的、檳榔堿含量較低的檳榔口香糖,目前已取得階段性研究成果。


稍早幾日,對檳榔“身份”的界定再次成為社會熱議的話題,個別省市的市場監督管理局出臺相關規定禁售檳榔產品。


據了解,包括浙江義烏、四川成都、四川南充等地的市場監督管理局陸續要求當地的食品經營者“不得銷售食品包裝和標簽標識的檳榔及檳榔制品”。據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解釋,檳榔現在屬于“檳榔制品”,不屬于食品,因此不能以食品的名義去銷售。商家如果繼續以食品名義銷售檳榔,或是檳榔產品包裝上出現“食品”字樣,屬于違規,仍將由市監局來監管。



一周前,36歲歌手傅松因口腔癌去世。2021年確診口腔癌后,他曾在自己的社交平臺呼吁大家“遠離檳榔”,話題“36歲歌手嚼檳榔6年因口腔癌過世”一度登上熱搜榜單。后來,便引發了前述一系列與監管檳榔產業發展相關的事件。


通常,管控一個行業,最快的辦法自然是從生產端著手,但本輪針對檳榔行業的管控卻是從銷售端開始的。


值得注意的是,義烏、成都、南充并非第一批“禁檳榔”的城市。早在1996年,廈門市人民政府就頒布了《廈門市禁止生產、銷售和食用檳榔規定》,按照規定,如果有企業在廈門生產、銷售檳榔將被分別處以1000元以上和1000元以下罰款,個人使用檳榔則會處以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


而在2017年,一些國家的口腔醫學會曾聯合呼吁各國政府對檳榔及其產品的生產與銷售進行限制,也呼吁在 WHO框架內采取類似針對香煙的全球性措施來限制檳榔消費。這一呼吁是基于對大量流行病學和實驗證據的分析結果。


事實上,檳榔不僅僅是中國地方特色產品,在整個亞太地區(印度、孟加拉國、緬甸、斯里蘭卡、巴布亞新幾內亞、柬埔寨、馬來西亞及中國)差不多有6億消費者食用,是僅次于煙草、含酒精和含咖啡因成分飲品之外的世界第4大成癮品。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海南的檳榔種植面積已占全國95%以上,檳榔產業在當地更涉及百萬農民利益,而湖南則主要是檳榔的加工地;因此,前述海南檳榔協會的聲明,也被很多業內人士認為是原產地通過產業切割不得已的自保行為。


據一位業內人士介紹,盡管海南廣泛種植檳榔,但在檳榔深加工上卻是短板,加上海南主要食用新鮮檳榔,導致加工文化并不盛行,缺乏檳榔加工經驗以及技術,種種原因之下,導致海南檳榔加工產業較為落后。而湖南省一開始便主要以檳榔加工為主,當地人民喜歡食用深加工后的檳榔,加上鮮果運輸困難,最終讓湖南檳榔加工產業得到迅速發展。


不過,仍有業內人士質疑稱,深加工產品升級也許可以消除粗纖維,但如何消除致癌成分檳榔堿?如果真的消除了檳榔堿,那么產品的賣點剩下什么?他認為,階段性研究成果不能作為反對禁售現階段粗制品的理由。如果能證明藥用價值和可接受的副作用,請按照保健品或者藥品標準生產銷售,食藥同源不是擋箭牌。


02

亟待規范

監管控制看齊“香煙”?


我國的檳榔行業發展雖一波三折,隔三差五就出現反對的輿論風波,但產業本身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2013年,央視就專門做過一個節目,指出“檳榔為一級致癌物”“患口腔癌的60%與吃檳榔有關”,節目播出后,一度引起軒然大波,檳榔價格一度暴跌,從種植檳榔的農民到整個檳榔產業都受到不小損失。


2021年9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發布通知,要求自即日起停止利用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宣傳推銷檳榔及其制品。該消息一經公布,很快沖上熱搜,并得到醫學專家的力挺。


不過,檳榔并沒有就此消亡,反而“越挫越勇”,以湖南為中心向外輻射,最遠的東三省都出現其身影。近幾年,檳榔產業甚至逆勢而上,和流量明星與飯圈文化密切結合,通過對各種明星綜藝與選秀節目的慷慨贊助,讓檳榔廣告頻繁出現在節目中。


目前,中國檳榔產業已形成“海南種植、湖南深加工、湖南消費并向全國乃至全球擴散”的發展格局。有觀點認為,檳榔產業是否應該被嚴控,進而徹底禁止,從來就不止是醫學問題,而是與檳榔行業利益相關聯的“百萬漕工”進行博弈的經濟問題。


第三方機構的數據顯示,2016-2020年我國檳榔年市場需求量均在10萬噸以上,預計到2025年,中國檳榔產業的產值將超過1000億元。2020年,僅湖南省的檳榔產業規模就超過400億,并以年均30%的速度飛快增長。檳榔產業作為湖南經濟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提供了30多萬就業機會,同時還帶動著食品添加劑、食品包裝印刷等行業的發展。



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檳榔相關企業1.50萬家。從區域分布來看,湖南以7223家檳榔相關企業排名第一。海南、福建分別有檳榔相關企業5359家、634家,位居前三。從城市分布來看,長沙有2914家排名第一。其次是湘潭、益陽等城市。


此前,檳榔生產制造和銷售企業也賺得盆滿缽滿。檳榔行業龍頭口味王集團曾在2018年表示,下一個十年要將口味王發展成為千億企業,走向世界。2014年,口味王率先推出高端檳榔品牌“和成天下”,一袋幾十上百元,上市六年賣出8億包。


與此同時,海南的檳榔產業發展也不遑多讓?!逗D先請蟆放兜囊唤M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海南省檳榔種植面積達178萬畝,是海南230萬農民的重要經濟收入來源,占全省農業人口的41.37%,并推算,2020年全年檳榔總產值可實現146.8億元。檳榔目前已經發展成為海南省僅次于橡膠的第二大農作物,也是湖南檳榔產業的原料供應基地。


不過,面對檳榔行業上游的數百萬種植農戶,以及中游市值百億元的檳榔加工企業,行業變革必然面臨諸多挑戰。一業內人士表示,站在廣大民眾健康的角度來說,無論是給檳榔正名還是擴產,都是貽害無窮。雖說廣電早就禁止了廣告、是把檳榔控制在本地,限制檳榔企業擴張的舉措,但對這類致癌物的監管控制卻遠遠不及煙草,也是眾所周知的。



好消息是,伴隨著行業整頓的逐漸深入帶來的公開透明,必定有利于各方利益的平衡以及政府部門的決策。雖然,在部分地區,檳榔大概永遠不可能“禁售”,但好歹這股從四川和浙江刮起的檳榔“禁售”風暴,開始向全國蔓延。放眼未來,檳榔產業是否應該被“一刀切”,像毒品一般全面禁止仍有待商榷,畢竟龐大的勞動力無法立即過渡;但將其和香煙等同,不售賣給未成年人等群體應該是最低底線。

食品創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快消
回頂部
評論
最新評論
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發聲!
微信公眾號
Foodaily每日食品
掃碼關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眾號
微信分享
打開微信掃一掃分享當前頁面
久久国产自偷自偷免_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_少妇人妻偷人精品免费_ww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