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Joanna Aizenberg, Rebecca Belisle 和Tak-Sing Wong共同的杰作,單詞“SLIPS”即SLIPS涂覆技術,這一技術可以防水、防塵埃污染并且還能防止冰霜的形成。
在國家科學院學報(PNAS)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以上三位研究領頭人提出在固體表面涂覆一層固定的液體膜,便可阻止細菌的生長從而抑制生物膜的形成。
這項技術被稱為SLIPS(滑潤液體注入多空表面)技術,該技術通過創建一個混合物表面,其中液態層使其顯得極其光滑。
由于生物膜中的病原體很難被除去,其殘留在機械和其他制造工具的表面上形成一個堅硬的表皮,它可以抵抗常規商業洗滌和消毒方法,從而成為恒定的污染源,這會導致產品的保質期降低,并存在潛在致病能力。
SLIPS的工作原理
美國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SEAS)兼哈佛生物工程研究所核心成員Aizenberg教授告訴FoodProductionDaily.com“以潤滑液填充在多孔固體基質的表面,潤滑液會在整個基質表面形成一個光滑平坦的潤滑層。這一極光滑的表面使細菌沒辦法吸附在上面。尤其是在該液體層表面流動性極高的情況下,細菌和液體表面相互間的分子間作用力很難建立。SLIPS技術可以廣泛的運用到工業金屬中,比如鋁(它常被用于機械和食品加工及包裝中)”。
Aizenberg指出,他們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是如何確定合適的潤滑流體材質,因為它必須不能與水混溶,并且還必須具備低毒性、生物兼容的特性?;ね苛?/span>、抗生素和紋理的表面都曾被用來嘗試阻止生物膜的建立。
Aizenberg進一步解釋道,傳統的防止生物附著的材料都是固體狀態,表面原子和分子是靜態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與細菌間建立永久的相互作用力(即表面的附著力強)。所以,傳統的固態抗生物黏泥材料在長期防止生物附著物方面并不理想。”
研究人員新的研究結果是,在靜態和生理現實態的流動條件下,SLIPS在七天內可阻止超過99.6%的銅綠假單胞菌、97.2%的金黃色葡萄球菌以及96%的大腸桿菌的生物膜附著。在長期阻止生物附著過程中,該技術的力度相當于最先進的聚乙二醇表面阻止生物膜力度的35倍。
后續工作
在今后的工作中,研究人員將就細菌是否是先附著在其表面然后滑落,或是漂浮在其表面,又或者是以松散的狀態附著在膜表面上這些問題進行更深一步的探討。
Aizenberg最后總結道:“以較低的成本,有效地在任何材料、任何幾何形狀上運用SLIPS技術是大型工業生產得理想選擇。我們正在逐漸優化SLIPS技術,我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可以看到SLIPS技術在相關產品中得到切實的運用。并且殷切的希望SLIPS技術可以提供一個低粘附性、易于清潔的表面以除去細菌或病原污染,降低疾病傳播的風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