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有做梨子醬的傳統。但是去皮搗碎的梨很快就會變成褐色,不僅難看,味道也會受到影響。有經驗的主婦會在其中加入一些檸檬汁,梨子醬就能保持“新鮮”的顏色。
不僅是梨, 蘋果、香蕉、土豆等去皮之后,都會很快變色?,F在人們知道,水果蔬菜中都含有多少不等的多酚化合物。去皮之后,這些多酚化合物就暴露在了空氣中。它們很容易被氧化,生成一類叫做“醌”的化合物。而這種化合物很容易互相連接,成為“褐色素”,從而使這些食物變色。此外,許多多酚化合物被認為“營養價值高”,一旦變成褐色素,其價值也就失去了。
而檸檬汁中含有大量的“抗壞血酸”。它可以把“醌”還原為初始的多酚狀態。也可以直接被氧化,從而消耗掉多酚周圍的氧氣,以此來保護多酚免受氧氣的攻擊。這樣,抗壞血酸犧牲了自我,保護了脆弱的多酚保持本色。而象柑橘、檸檬這樣的水果,本身就含有大量的抗壞血酸,也就不會變色了。
這里的檸檬汁,起到的就是食品添加劑中“抗氧化”的作用。在食品工業中,用檸檬汁效率不高,又很麻煩。知道了它的作用機理,人們當然就可以直接添加抗壞血酸了。在超市銷售的果汁和蔬菜汁中,很多就添加了抗壞血酸來保持外觀和風味。
它的作用不僅于此。在熟肉制品中經常會加入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有兩種作用:一是與肌紅蛋白反應,使之呈現誘人的紅色;二是抑制細菌生長,實現防腐功能??箟难岬募尤?,可以促進前一個反應的進行,從而加快“發色”的進行。許多人認為亞硝酸鹽是一種“致癌物”。其實,它本身并不致癌,而是它與肉中的氨基酸反應,生成的亞硝胺才是一種致癌物。如果肉中同時加入了抗壞血酸,它就會抑制這一轉化過程的發生,從而降低亞硝酸鹽“可能”的致癌風險。在不需要亞硝酸鹽的肉類食品中,有時也會加入抗壞血酸。因為肉中總是會有脂肪,在保存中會也會被氧化。油脂氧化會釋放出許多揮發性的小分子,產生不好的味道,最突出的就是通常所說的“哈喇味”。如果加入了抗壞血酸,它也是搶先消耗周圍的氧氣,從而保護油脂不被氧化,有助于保持肉味的“新鮮”。
在面食加工中,有一類食品添加劑叫做“面粉改良劑”。它們的作用是讓面團更加筋道。面團的筋道取決于面粉中的谷膠蛋白互相連接。谷膠蛋白中有許多“巰基”——就是帶著一個氫原子的硫原子。在揉面的過程中,兩個巰基碰上了,各自的那個氫原子可能逃走,剩下的兩個硫原子就會互相連接起來,形成所謂的“二硫鍵”。當大量的二硫鍵形成,面團中的谷膠蛋白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網絡,把水和淀粉網在其中。在加熱的時候,面團中會產生許多氣泡,也被這些網絡籠絡住不讓逃跑。這樣,就形成了蓬松的饅頭或者面包。
抗壞血酸本身很容易被空氣氧化,生成的產物叫做“脫氫抗壞血酸”。這些脫氫抗壞血酸并不甘于“敗家”,會去奪取別人的氫原子來重建家園。谷膠蛋白上那些巰基的氫原子,以及本來保護巰基的另一種叫做谷胱甘肽中的氫原子,都是它們掠奪的目標。前面說,揉面的過程中巰基上的氫原子會跑掉,從而形成二硫鍵。而脫氫抗壞血酸的出現,則是赤裸裸的搶劫。當氫原子被搶走,巰基們也就只好互相結盟形成二硫鍵了。所以,在面團中加入抗壞血酸,也能夠改善面團的性能,蒸出更好的饅頭。
大多數情況下,食品添加劑都是象前面所說的這樣,改善風味、口感,增加食品穩定性等等,本身并不具有營養意義。但是抗壞血酸并不屬于這個“大多數”。在作為食品添加劑的時候,它通常被叫做“抗壞血酸”。而它本身也是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在談論其營養價值的時候,通常就用大家熟悉的名字——維生素C。
我們知道維生素C不穩定,空氣、光照、加熱、與金屬容器接觸,都會使它失去活性或者分解。但是,正是它的這種不穩定,使它具有了良好的“抗氧化性”。在體內,它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損傷。加到食品中,它舍己為人先被氧化,從而保護食物中的其他成分。在許多不得不進行加熱、壓榨從而導致維生素C損失的食物中,通過添加的方式來彌補損失,也就比“無添加劑”的相應食品有更好的營養價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