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西蘭Stuff新聞網消息:在又冷又濕的清晨4點,當鬧表響起的時候,沒有哪個奶農不是輾轉反側,夢想多睡一會。在日前舉行的兩年一次的新西蘭南島農牧業博覽會上,機器人擠奶平臺的展示,讓奶農們看到了希望,同時也向人們展示了乳業發展的前沿技術。在不久的將來,這種機器人擠奶技術也會像如今的旋轉擠奶平臺一樣,廣泛地運用于乳品生產當中。
據農場自動化和動物搬運設備的主要供應商Technipharm的集團首席行政官HarmenHeesen介紹,機器人擠奶技術已經有了20年的歷史,在國際上被廣泛認可。
這次南島農牧業博覽會,Technipharm公司攜手商業伙伴新西蘭Lely農機具公司和CowhouseConstruction牛舍建筑公司,特別推出機器人擠奶操作平臺,三天展示當中吸引了幾千名參觀者的駐足圍觀。
HarmenHeesen之前在Taranaki地區擁有奶牛場,他表示,公司有可能在今年晚些時候舉辦的全國性展示活動MysteryCreek上繼續展出該擠奶平臺。
他說,目的是鼓勵奶農去思考運用機器人和其它革新所帶來的農牧業生產方式的便捷和高效,“在國際上,行業內正在發生巨大產業變革,新西蘭排位并不靠前,我相信我們會快速趕超。”
在荷蘭,有一半以上的擠奶平臺已經轉化為機器人操作。捷克共和國已經擁有1000個機器人擠奶平臺。
Lely公司的最大市場增長位于美國,近五年來,為了跟上機器人擠奶系統的市場需求,美國不斷更新打造新的擠奶設施。
新西蘭奶農使用機器人的最大吸引力是可以使牛奶產量翻番,HarmenHeesen表示,“對于大多數新西蘭奶農來說,這是一個提醒,他們的奶牛實際上有更大的產奶潛力。”“恒天然在中國的奶牛產奶量是在新西蘭的2倍,都是普通新西蘭奶牛,但是喂養和看護不同讓產量出現明顯差異。”
Lely新西蘭有限公司總經理PeterVis表示,產量的增長是因為整個管理系統的變革,并不是簡單地更新硬件設備,比如上馬機器人擠奶平臺。他說,奶牛會很快適應機器人擠奶,與訓練它們適應旋轉擠奶平臺相比差異不大。“奶牛會很輕松并正確地完成擠奶過程”
機器人擠奶是每個奶頭單獨取奶,當出奶量降到一定標準后就自動停止取奶,因此會減輕奶牛的不適,防止取奶過度和乳腺炎的發生。
因為機器人擠奶涉及整個農場管理系統的變革,包括奶牛的飲食起居和監控,所以需要針對奶農進行一些培訓。奶農可以根據監控結果調整系統,以便乳品生產“因牛而異”。產奶量大的奶??梢栽谖桂B上多加輔料,這樣就可以促進更好地產奶。
研究人員發現,機器人擠奶相比較傳統方式,奶牛的腎上腺分泌量明顯減少。就動物健康來說,機器人可提供提前預警,使管理更加容易,并且提高農場運作效率。比如說,患有乳腺炎的奶牛會被系統區分開來。同時,機器人系統可以節省人工,讓員工有精力去做其他工作。
PeterVis表示,“乳業的農場工人比較難尋,因為和辦公室工作來比,這里的工作環境要糟糕很多。”他認為,像國外一樣,機器人擠奶也會在新西蘭成為主流。
“荷蘭生產的機器人擠奶平臺目前來說是最先進的,”HarmenHeesen表示,“機器人監控所有生產表現和數據,包括奶牛的體溫,體重和分時考量。奶農和業界專家可以通過互聯網輕松獲取相關數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