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一帆
來源:新零售參考(ID:xlsck360)
小潤發陷入停擺
2024年剛過一半,馬云的“新零售長子”——高鑫零售也開始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
高鑫零售在2017年被阿里巴巴大量持股,而高鑫零售旗下的大潤發在當時堪稱“超市一哥”,在阿里持股的第一年,就以相當出色的成績被視作是馬云新零售的“試驗田”,可以說,這家零售巨頭被阿里給予了極高的期望。
然而眼下的境況卻并不如阿里巴巴所預期的那樣。
近日,有媒體報道,高鑫零售旗下的社區超市品牌小潤發已停止多個渠道的運營。
雖說早先就有大潤發過苦日子的消息,但沒想到旗下的小潤發就直接關停了。
據了解,包括小潤發的官方公眾號和小程序都已暫停服務,同時門店列表無法查詢。據悉,有高鑫零售內部則表示“小潤發確實在調整,但是不做了的說法不嚴謹,目前還沒有完全確定?!?/p>
圖源:小潤發小程序
而在南通、泰興等地的小潤發門店也出現了閉店和轉出情況。受此消息影響,高鑫零售股價在午后跌超3%。
圖源:微博
要知道,大潤發也曾因銷售破千億元而被稱之為“超市之王”,單店業績更一度超越沃爾瑪、家樂福這樣的國外零售巨頭。卻在近年迎來了閉店潮。
相信有人會問,阿里巴巴難道不顧高鑫了嘛?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阿里巴巴公布2023財年第三季度財報時,報告了盒馬的增長,獨獨對高鑫零售并未詳提。這也讓外界引起疑問,阿里是否要出售高鑫零售?更傳出高鑫極有可能被剝離出阿里體系。
對此,在5月22日,高鑫零售有限公司召開2024年業績說明會上,就高鑫零售與阿里巴巴的關系,有參會投資者透露稱,高鑫零售管理層認為,公司與阿里巴巴之間的溝通是非常順暢的,在阿里巴巴的所有資源當中,如果高鑫零售有需要,阿里都會全力支持。并表示,“另外,高鑫零售也是市場化的、獨立的,如果市場上有好的合作伙伴,高鑫零售也完全可以合作,所以我們跟阿里的關系,是非常開放的,獨立自主的同時又非常支持我們?!?/p>
高鑫零售下一步何去何從?
關于換帥,今年3月26日,高鑫零售就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任命沈輝擔任高鑫零售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讓林小海辭任高鑫零售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因需調回阿里巴巴集團另有任用。
對于林小海的任職,相關媒體從上海家化了解到,公司董事會認為,林小海擁有多年跨國消費品公司和中國快消品行業管理經驗,善于驅動轉型變革,有較強的戰略領導力和執行力。而這一換帥的結果是否也造成了當前高鑫零售的困境,也值得思考。
根據高鑫零售2022-2023財年的報告,小潤發已經將重點轉向南通市場,并關閉了40家門店。公司內部人士回應稱,小潤發正在進行調整,尚未最終確定具體方案。近年來,高鑫零售通過一系列經營戰略和措施,試圖在市場中尋找新的增長點。然而,持續的調整以及試錯使公司面臨巨大的虧損壓力 。
圖源:微博
目前也有觀點認為,小潤發之所以發展不佳,并非業態本身的問題,而是公司機制所限。這表明,社區生鮮業態本身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但需要企業通過優化戰略布局和運營模式來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為了應對市場變化,高鑫零售在過去兩年內進行了“重構大賣場”的戰略決策,對多家老店進行了改造升級,同時開設了新店。這些措施雖然在短期內提升了門店形象和服務水平,但也導致了巨大的資金投入和虧損壓力。例如,推出M會員店的策略曾被公司表示為“三年不盈利”,這對公司的財務狀況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
圖源:微博
根據2024財年的財報數據,高鑫零售2024財年取得收入725.67億元,同比減少13.3%;股東應占虧損16.05億元,上年同期股東應占溢利1.09億元,同比盈轉虧。
另外,高鑫零售在財年內新開了6家大潤發大賣場、14家大潤發Super中型超市和3家M會員商店。同時,也有20家大賣場因為戰略調整而關閉。盡管門店關閉在零售行業是常態,但大賣場業態的老化、效率下降以及經營模式及思維的滯后是高鑫零售也是多數傳統零售巨頭們所面臨的主要挑戰 。
圖源:高鑫零售官網
值得關注的是,高鑫零售一直以來其實也在積極推進線上渠道的拓展。大潤發優鮮APP在報告期內的B2C線上收入占比就高達約36%,訂單量同比增長4.8%。這一數據表明,高鑫零售在電商領域的布局已取得一定成效。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高鑫零售希望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提升市場競爭力 。
而在品類優化方面,高鑫零售也做出了積極嘗試。通過增加進口食品和生鮮等品類,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同時,加強自有品牌的發展,通過增加自有品牌的種類和數量,建立自有品牌的口碑,提高銷量。這些措施不僅豐富了商品種類,也提升了商品的品質,豐富了消費者采購的選項 。
一直以來,社區生鮮業態的發展趨勢備受業界關注。有觀點認為,小潤發的這一業態面臨的主要挑戰集中在單店盈利模型以及規?;\營上。特別是引入鮮食和加工產品后,社區生鮮店往往需要一個強大的后臺支持系統。然而,只有當門店數量達到一定規模之后,才能通過攤薄后臺成本來實現整體盈利。
而小潤發作為社區生鮮業態的一員,也正在嘗試通過開放加盟,尋找合作伙伴來提高擴張速度和減輕開店成本。社區超市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小潤發面臨來自其他品牌的強大壓力。例如,永輝超市和盒馬鮮生等新零售品牌的崛起,搶占了市場份額,使得小潤發難以開掘新市場,舊有陣地也遭不斷侵蝕,然而市場就是這樣,沒有先來后到,只有優勝劣汰。
圖源:微博
據了解,2021年5月,小潤發官方就發布消息稱,歡迎營業中的中小型超市合作升級、共謀發展,并表示正在測試合作方式。面對小象超市、樸樸超市的擴張勢力,小潤發選擇通過合作模式快速結盟,拉攏加盟伙伴,壯大自身。然而,從實際效果來看,小潤發還是以自營為主。隨后,其投資方康成投資(中國)有限公司,也在2021年5月追加投資,將小潤發的注冊資本從500萬美元增至2800萬美元。
大難臨頭先割舍
小潤發各個門店的確需要配和運營方向的改變,一方面來說,是為了優化資源配置,而關閉了一些低效門店,也是要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更具潛力的市場和業務上。另一方面,大潤發日子尚且苦熬,何況無論是體量還是規模更為下沉的小潤發自然也需要瘦身,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關閉低效門店是割肉自救。這既是必然也是無奈。進行割肉,也給高鑫零售的社區超市業務帶來了不小的挑戰。當前,以小潤發為例的社區超市們亟需在新的經濟環境下,調整業務策略,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
圖源:微博
當前,如何平衡線上線下業務的發展,提升門店效率和服務質量,將是高鑫零售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最后,小潤發的閉店和小程序的停止運營是令廣大用戶感到遺憾,然而,突然的閉店只有回應卻沒有公告,這或許意味著是高鑫零售的戰略急轉,而并非原始預期。
從2017年阿里巴巴投資高鑫零售,企圖復刻盒馬,再創輝煌,到如今小潤發閉店停運,傳統大賣場大潤發頻傳虧損,到底是阿里巴巴的新零售夢醒?還是高鑫零售未能按照阿里所希望的方向轉型升級。
回歸賣場,回歸零售的本質,相信是當前所有零售需要反思的課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