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堂主新零售(ID:xinnongtang001)
今天大量的超市,面對零食折扣店的瘋狂開店,尤其是在超市門口開打價格戰,業績斷崖式地下滑
有人在我的評論里說,人要掉井里,靠耳朵還能掛得住嗎?這波零食店的沖擊,讓很多人對超市失去了信心
但是超市真的沒救了嗎?
先說個我的核心觀點,哪一天超市的食品品類如果停止下滑,并且開始緩步上升了,哪一天就是零食折扣店潰敗的開始
為什么呢?
第一,因為超市有戰略縱深的;
1)超市有較大的面積,有較大的利潤轉換空間;這個不賺錢,那個再想辦法賺錢.
2)超市還有最后防御線,就是生鮮,尤其是蔬菜.但是需要專業化的運營,比電商有優勢,比農貿市場有優勢,比社區店有優勢,所以永遠有流量入口——
只要有人,就有希望
第二,零食折扣店這一波沖擊,對超市休食有致命性的打擊,但本質不是零食店太強,是因為超市太弱
1)過去超市,哪個開店不是二房東生意,不是收貨架租金,搞賬期.把中間成本做高了,全都攤到了消費者頭上
消費者沒得選的時候,只能忍氣吞聲,但是電商來了,社區團購來了,零食折扣店來了,消費者用腳投票
過去超市運作的商,供應商,不是產品,導致今年大量的bc類超市,根本沒有專業采購.
2)超市要是轉過頭來,對散稱和定量食品重新規劃,洗牌供應鏈,難道做不到零食店的價格嗎?
單點或許做不到,但是地方小連鎖是很容易做到的.
第三,超市的利潤來源,還有騰挪轉換的空間
超市的面積大,陳列大,完全可以把丟失的休食利潤,從其他地方彌補過來,形成和零食折扣店差異化的長期并存態勢.
1)超市的核心人群,和零食折扣店不一樣.零食折扣店年輕,超市人群年長,零食折扣店單身,超市人群家庭,零食折扣店賣的叫零食,超市賣的是食品.
超市,完全可以利用當下的競爭壓力,在食品的貨品結構上,從零食調整到食品,更符合自己人群的消費需求
比如你生活在一個縣城,你想要去走訪一個朋友,感覺手里不提點什么禮物不好意思,這時候你會去哪里買?
去你門口的天貓超市,去零食折扣店,還是去本地的綜合超市?
我想大部分人會選擇后者,為什么呢?超市的信譽比小店強.
那么超市里還在賣什么“六個核桃”,你不覺得和消費脫節了嗎?這里也是機會.
第四,零食折扣店內部會出問題
1)資本的雙刃劍
零食折扣店的沖擊一定是長期的,尤其是針對縣城和鄉鎮;一個縣里的黃金位置,轉讓費20萬,40萬,幾家頭部企業在跑馬圈地的過程中,拿資本的錢在補貼,戰況當然是激烈的
但是你要想,幾年前,資本在社區團購,在共享單車的大戰中,比這個激烈的多,但是你今天再去看看,還有創業者的影子嗎?
資本不是傻子,不要回報嗎?創業者最怕就是那張對賭協議,如果擠不進頭部,就會被清場出局
零食折扣店在“老婆大人”那個時代是很掙錢的,但是今天的競爭不一樣,是你死我活的競爭.
零食折扣店今天的營收利潤和當下的補貼投入是不成正比的,所以是拿明天的錢,來補貼今天的戰爭;如果零食折扣店在面臨增長壓力,尤其是新開店覆蓋不了倒閉店的窟窿的時候,形勢就是轉瞬直下.
那么這個增長壓力是誰給的?就是今天超市老板醒來了,下決心了,轉型的速度,就說抗不抗揍吧.
八年抗戰,很多人都說要亡國了,不行了,日本帝國主義太強大了,但是毛主席老人家提出來,《論持久戰》,其核心觀點就是中國的國土面積大,戰略縱深廣,敵人的資源有限, 不求速戰,而是——
“你打你的原子彈,我扔我的手榴彈”,形成差異化競爭態勢,長期下去,敵人會從內部瓦解.
2)零食折扣店的對手,不僅僅是超市,還有便利店
市場容量是有限的,廠家的利潤也是有限的,零食折扣店不會滿足零食的空間,而是會增強水飲等品類,開展和便利店的價格競爭
這一步,也一定會引發便利店被迫開始加入戰斗,這幫人都是有實力的大佬.
3)零食折扣店的成本不可能無限低
一個薯片,進100箱和進10000箱,是有成本區別的;但是1000箱和10000箱的成本差別就不大
零食折扣店的自采工廠,被一邊又一邊的約談價格,讓利,基本上已經卡到底了.工廠也不是傻子,免費給零食店打工?!
最后總結一下,送給超市老板的話:
既然零食折扣店吃的是超市休食的存量,那么當超市扛住了這一波沖擊,銷售停止下滑,甚至開始緩步上升,那就是零食折扣店潰敗的開始.
一定會有大量超市在這個時期倒下,或者說是老板自己主動放棄了,這是零食折扣店最想看的情況,等于你把市場份額拱手讓人,投降了
但是我認為通過折扣化、健康化、精細化轉型的超市也會活下來,而且競爭力會比以前更厲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