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收購道路上,中國最大糧食貿易商中糧集團開始全速推進。
據路透社4日報道,中糧集團正洽談收購在新加坡上市的來寶集團農產品業務,該業務估值約為10億美元。
受此消息刺激,來寶集團3月4日股價最多跳升8.6%至1.075新加坡元,為1月2日以來最高,市值增加約4.5億美元。
來寶農業業務表現不佳
這距中糧集團上一次收購還不到一周時間。
2月28日,中糧集團與總部位于荷蘭的全球農產品及大宗商品貿易集團Nidera簽署協議,中糧收購Nidera51%的股權,與這家年銷售額超過170億美元的國際農產品主要貿易商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據中糧集團一位內部人士透露,這筆收購價值十幾億美元。知情人士對華爾街日報稱,Nidera總估值在40億美元左右,上述股權的估值約為12億美元。
據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中糧集團正在對來寶集團的農業事業進行盡職調查。
來寶集團昨日發布聲明稱,目前正與一財團就旗下農產品業務組建合資事業進行洽商,但尚未就此交易達成具約束力的協議。來寶的聲明也未指明中糧集團在該財團之中。
來寶集團總部位于香港,主要交易糖、咖啡和鐵礦石等原材料,糧食和油籽業務主要側重于南美、歐洲和亞洲市場,在亞洲經營著三家油籽加工廠,并以新加坡為基地,向全亞洲供應糧食、油籽、植物油和副產品。
據路透社報道,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有來寶集團14%的股權。來寶集團旗下農產品事業規模最小,上個會計年度營收為155億美元,約占公司營收的16%.
來寶集團上個會計年度的凈利大跌48%,因旗下農產品業務錄得營運虧損,但該業務表現去年已有所改善。
據路透社報道,早在2011年,有消息人士稱,來寶集團考慮將旗下農產品事業上市以籌資7億美元,但該計劃最終被擱置。
加速全球化布局
中糧集團已然加快了全球化布局的腳步。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此前中糧集團在海外達成的收購交易規模都不大,例如2011年該集團斥資1.36億澳大利亞元收購了澳大利亞糖業公司Tully Sugar.
來寶集團是亞洲所謂NOW大宗商品交易成員之一,其他成員還包括Olam International Ltd和Wilmar International Ltd.路透社稱,它們目前對主導全球谷物交易的ABCD四大企業構成挑戰,這四大企業分別是Archer Daniels Midland(ADM)、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達孚(Louis Dreyfus)。
在中糧集團展開收購攻勢之前,ABCD四大糧商已經歷一波整合。路透社評論稱,收購Nidera的51%股權,是中糧首次對海外貿易商進行大手筆收購,意味著中國有雄心成立一家能與日本、歐洲和美國貿易巨頭比肩的全球貿易公司。
從1988年外貿體制改革以來,中糧集團加快改革管理體制和轉換運行機制,逐步由傳統外貿公司向多元化的農產品、食品企業轉型。
2013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糧食安全列為2014年的首要任務。作為中國最大的農產品集團,中糧集團一位內部人士曾對早報記者稱,除了推進國際化戰略和全產業鏈戰略,中糧集團還承擔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使命。
2010年5月,中糧集團作出了關于打造全產業鏈糧油食品企業,深化戰略轉型,實現科學發展的決定,明確了中糧集團下一階段的戰略定位和商業模式是"全產業鏈糧油食品企業"。
在與Nidera簽署協議儀式上,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直言,中糧入股Nidera是與中糧"打造具有國際水準的全產業鏈糧油食品企業"戰略目標一致的,是中糧向全球布局邁出的重要一步。
中糧集團總裁于旭波當時指出,Nidera在巴西、阿根廷和中歐地區擁有強大的糧食采購能力平臺和全球貿易網絡,可全面延伸中糧在全球的貿易網絡,獲得新的發展機會。
華爾街日報評論稱,通過入股Nidera,中糧集團可以獲得更大的定價權,更好地打通進入糧食主產區(例如拉美和俄羅斯地區)的通道。中國目前已經是阿根廷和巴西大豆的主要進口國,另外中國還在不斷加大對東歐農業的投資。
華彩咨詢總裁白萬綱此前在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全球四大糧商的全球產業鏈運作擠壓了中糧集團的全國產業鏈運作,未來,中糧集團的布局方向應是"薄荷四國"(墨西哥、印度尼西亞、土耳其、尼日利亞)、"金磚五國"或"新鉆十一國"等國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