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糖用戶協會(CIUS)聲稱,目前糖行業的供應存在“先天不足”問題,所以需要市場采取有效的措施。該協會代表了歐洲的一些使用原糖的食品和飲料公司,其中還包括億滋國際、雀巢等著名食品公司。
該協會的秘書長Muriel Korter表示:“目前的糖業制度是依據糖配額制度,該制度將在2017年10月撤銷。糖配額制度導致歐洲的糖需求中,原產量只能滿足約80%的供應,另一部分需要進口。從2009年開始,歐洲的糖用戶就開始面臨著糖短缺的問題。”
行業競爭力岌岌可危
該協會表示,歐盟共同農業政策(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最新宣布了歐盟糖業供應鏈進行“可持續性過渡”的改革策略,市場上出現糖短缺現象恰恰與其背道而馳,不利于歐盟糖市場供應的穩定。因此,該協會認為:“有著原糖需求的歐洲食品和飲料行業的競爭力正岌岌可危。”
Korter稱:“歐洲糖用戶協會贊成歐盟2017年撤銷糖配額制度的決策,但是希望歐盟能逐漸減少對糖行業的進口保護,增加糖進口配額。”
市場機制
該協會建議,用透明的市場機制來保證糖庫存的可持續性。當市場上糖供應充足的時候,允許糖生產商和煉糖廠囤積糖,等到市場短缺的時候賣出。但是,增加的糖配額應該要等額分配。
連續三年的市場監管使糖產量每年增加近一百萬噸,有效地緩解了市場壓力。但是,不管是競爭力還是價格都還差強人意。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糖庫存量低,特惠關稅進口的糖總量比預期要小,產能利用率僅僅為50%。目前,進口配額導致巴西存在30萬噸的糖缺量。
從EPA/EBA國家優惠進口的糖總量已經超過了預期,意味著歐洲市場對糖進口量的需求增加。也同時說明了,糖的消費總量隨著經濟復蘇也有所增長。這一點在歐盟委員會及成員國的糖行業財務報表中也有所體現。
著名的配料食品公司Tate & Lyle認為,由歐洲煉糖業所制定的CXL稅是過時的,也是不公平的。該公司稱,商家進口糖,每噸需支付98歐元的CXL稅。CXL稅不僅苛刻,而且使進口原材料蔗糖的費用更高。這是不公平的,因為同樣為原材料的甜菜不僅撤銷了配額制度,而且2017才開始征稅。這也意味著,由甜菜制作的糖產量是不受限制的。每噸98歐元的CXL稅應經征收了超過20年,就目前來看,已經跟不上現有的體制需求了。
歐洲糖用戶協會成員每年購買并使用了歐洲地區糖總量的7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