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5億元!雀巢在中國的最新投資曝光,這次想“吃下”蛋白粉和益生菌市場

小食代
2024.10.18
全球最大食品公司雀巢正為旗下雀巢健康科學業務在中國的發展加速鋪路。

文:吳容

來源:小食代(ID:foodinc)


今天,小食代從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數據局官網獲悉,雀巢健康科學(中國)有限公司(簡稱“雀巢健康科學中國”)保健食品研發生產百合項目(一期工程)環評報告正在進行公示。


該文件首次披露了該公司將在中國建立蛋白粉及益生菌本土化生產線。文件顯示,雀巢健康科學中國擬投資1.48億元在其原化妝品制造業務閑置車間分兩期建立生產線,一期工程建成后,將形成年產蛋白粉條包3650萬條,年產益生菌3650萬條的生產能力。


隨著近年來消費者對健康日益關注,中國蛋白粉及益生菌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此前雀巢在中國通過天貓國際等跨境電商銷售蛋白粉及益生菌產品,它們均為進口產品。


對上述品類發展機遇的看好,是雀巢健康科學中國選擇投資本土化產線的重要原因。而本土化產線的打造,無疑將幫助雀巢更快跟隨中國市場的變化,帶來更符合中國人需求的蛋白粉及益生菌產品。


下面,我們來了解更多細節。


01

最新投資


根據這份最新披露的公示文件,雀巢健康科學中國擬投資1.48億元在公司位于泰州醫藥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現址內,利用雀巢工廠原化妝品制造業務閑置車間分兩期建設“雀巢健康科學(中國)有限公司保健食品研發生產百合項目”。


其中,一期工廠將建設蛋白粉及益生菌兩條干混線,以及與之配套的研發、倉儲、質檢等輔助設施。待一期工程建成后,將形成年產蛋白粉條包3650萬條,年產益生菌3650萬條的生產能力。



事實上,不久前,雀巢健康科學全球首席執行官安娜·莫爾(Anna Mohl)一行曾到泰州考察。當時,安娜·莫爾表示,泰州對雀巢健康科學在全球的布局至關重要,下一步將會把更多生產線擴充到泰州基地,帶來更多健康營養保健品。而此次文件的披露,印證了當時關于生產線的“劇透”。


本次“官宣”上述本土化產線的背后,是雀巢越來越看好蛋白粉及益生菌在中國的發展。


小食代留意到,過去雀巢在中國并非沒有銷售蛋白粉及益生菌產品,但它們均為進口產品,通過天貓國際等跨境電商銷售。



以蛋白粉為例,小食代在雀巢健康科學天貓海外旗艦店留意到,其產品從美國進口,強調“增強體質,健身塑型”等關鍵詞。益生菌方面,雀巢旗下益生菌品牌“Garden of Life”(生命花園)在天貓上同樣設有海外旗艦店,產品也從美國進口,突出“900億益生菌,提升自護力”等賣點。


02

為何看好


那么,蛋白粉和益生菌這兩個品類到底有怎么樣的吸引力,值得雀巢這樣的巨頭愿意為其投資,并加入本土化生產?


先來看蛋白粉。也許你沒買過,但在社交媒體上一定刷到過它是“健身人士增肌搭子”的帖子。


近年來,隨著健身熱潮持續升溫及消費者對健康日益關注,蛋白粉市場迎來了蓬勃發展。根據智研咨詢的報告,2021年市場規模不到20億元,2022年市場規模約為21.5億元,預計到2024年,中國蛋白粉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2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9.5%。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顯示,健身人群的增長是推動蛋白粉需求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2021-2023年,中國健身人群滲透率在20%-30%之間,遠低于美國的近50%和歐洲的40%以上,顯示出市場潛力巨大。


目前,在中國蛋白粉市場上的主要參與者包括本土品牌湯臣倍健、康比特等,以及國際品牌如奧普帝蒙(Optimum Nutrition)、肌肉科技(MuscleTech)等。


前瞻產業研究院的一份報告顯示,來自隨著消費者對健康和營養的日益關注,蛋白粉市場正經歷著品質和需求的雙重升級,消費者對蛋白粉的品質和個性化需求提升。若是能在產品創新及多樣化上滿足消費者需求,無疑有助品牌在蛋白粉市場上占據更有利的地位。


在中國,益生菌市場的發展同樣和消費者對健康關注直接相關。


中研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益生菌市場規模達到1093.8億元人民幣,年復合增長率為14%,預計到2026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377億元。



出于對該領域的看好,國內外眾多企業和品牌紛紛布局。食品領域企業如光明、伊利、蒙牛和均瑤健康,膳食補充劑及藥品領域企業如湯臣倍健、健合國際控股等均在該品類有所布局。此外,跨國企業如美國杜邦、丹麥科漢森近年來也加大了在中國的布局。


參與者的增加,使得中國益生菌市場競爭激烈。要在競爭激烈的益生菌市場中脫穎而出,對入局者在產品創新、科研投入以及品牌建設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食品巨頭而言,雀巢在研發和創新上擁有一定實力,若能以更近的距離靠近本土消費者并進一步打動消費者,將有望在這一賽道突圍。


03

發展重點


讓我們再回到雀巢健康科學這項業務本身。


創立于2011年的雀巢健康科學由雀巢前首席執行官馬克·施奈德(Mark Schneider)迅速發展。如今雀巢健康科學在全球已建立起三大業務,包括醫學營養品、 消費保健部門(注:主要是膳食補充劑)、 創新營養治療(如針對食物過敏的專業營養品)。


盡管雀巢健康科學在中國開展業務的時間比不上雀巢旗下的咖啡等食品業務,但前者一直是雀巢展望未來加速增長和開拓更廣闊市場的重點業務之一。


雀巢董事會主席保羅·薄凱近日接受瑞士媒體NZZ采訪時表示,馬克·施奈德迅速擴展了雀巢健康科學業務,并使其具有現實意義。而即使在馬克·施奈德離任后,雀巢還會繼續保留該業務。



小食代曾介紹,在中國,雀巢健康科學板塊中的醫學營養品和消費保健業務已逐步落地。


其中,以牛奶蛋白過敏、兒童生長發育、腸內營養產品為主的醫學營養品為主要營收來源,消費保健仍處于起步階段。后者品牌包括Garden of Life、Pure、Vital Proteins、自然之寶、Orgain。其中,前文提及的Garden of Life主推益生菌,面向腸道、消化等需求。


在更早時候,雀巢就已計劃在中國建立好業務根基后,雀巢健康科學將“兩條腿走路”,引進更多海外新品的同時加碼本土化。


2019年,雀巢健康科學位于中國泰州的產品創新中心正式落成,時任雀巢健康科學業務全球首席執行官畢格瑞(Grégory BEHAR)等高管曾造訪該中心。


當時,畢格瑞談及了在中國建廠及本土化的重要性。他表示,雀巢健康科學是基于三大重要機遇決定在中國本土投資建廠,未來將加速本土化創新的步伐。



在畢格瑞看來,雀巢健康科學在中國基于三個重要的發展機遇而決定在本土投資建設工廠及產品創新中心,首先是可以更快地反映出本土患者和消費者的需求,其次是可以對本土的人才以及原材料加以利用,最后是更快速地跟隨本土市場發展來變革。


他還強調,雀巢健康科學的理念并不光是“賣產品”,公司并不滿足于把在美國、歐洲銷售的產品直接拿到中國市場上銷售。盡管產品配方設計的原理是不變的,但雀巢希望通過本土化使得產品符合中國人的體質和口味,同時也適應中國本地的法規要求。


和創立產品創新中心一樣,此次本土化產線的投資,再度釋放出雀巢健康科學對中國市場的長期承諾和發展信心。未來雀巢健康科學業務會否在中國走上發展快車道,值得留意。

食品創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小食代
回頂部
評論
最新評論
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發聲!
微信公眾號
Foodaily每日食品
掃碼關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眾號
微信分享
打開微信掃一掃分享當前頁面
久久国产自偷自偷免_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_少妇人妻偷人精品免费_ww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