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B探因:眾說紛紜話科迪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科迪速凍食品恰如行業河流中一支動力不足的小船。其速凍食品的落伍,有著方方面面的因素,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與其掌門人張清海的經營思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也正是在進軍乳業之后,科迪速凍產品的發展開始停滯。
對于一家全國聞名的企業,為何會淪為現在的默默無聞,業內人士各有自己的觀點,總結起來,有以下幾種:
觀點1:乳業成發展重點,速凍被邊緣化
某業內人士認為,科迪速凍從全國知名到現在的“沒落”與其注意力的轉移有關。“科迪現在是一個集團公司,產業包括了面業、乳業、速凍等幾個產業,注意力被分散了,而不像三全那樣,只專注于速凍產業,這影響了其速凍產業的發展。”
資料顯示,科迪自1998年開始進軍奶業市場,而且走的是先建奶源基地、再建工廠、再建市場的路子,這極大地分散了其注意力。對于這種發展模式,有人用了這樣一個詞形容“巨投十年,巨虧十年”,這就涉及了這樣一個問題,在奶業巨虧的時候,是誰在支撐集團的運營?
毫無疑問,是已經逐步發展起來的速凍業和面業。因此,很多本該用于速凍產業擴大再生產的資金被用來支持奶業發展了,這對速凍板塊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張清海在2010年接受某媒體采訪時說的話隱隱證實了這一點,他說:“2007年,科迪乳業扭虧,2008年翻三番,2009年增長率300%。沒有了乳業的拖累,速凍食品和面粉板塊也勢頭大增。”
對于多元化的發展戰略,張清海認為是很正常的,“只要企業做大了,市場份額達到它想占有的程度了,必須要多元化。因為全國、全世界就這么大的市場,就這么一片天地都讓你占了,不往其他方面發展,那是不大可能的。”
2013年全國兩會前夕,有記者采訪張清海,他表示科迪要重點做好的兩大工程:一是總投資3.2億元的黃河故道萬頭奶?,F代牧場建設,二是80萬噸液態奶項目一期工程。顯然,速凍業務并不在他的重點工程中,注意力被分散的觀點再次得到印證。
在科迪用速凍和面業來彌補乳業的時候,三全則在專注地耕耘著速凍領域,自2003年到2007年,其市場占有率連年攀升,實現了成倍的增長。在這個大魚吃小魚的時代,科迪選擇用速凍產業補貼乳業,錯失發展機遇,沒落也就不難理解了。
觀點2:戰略方向轉移,農村成目標銷售市場
“科迪湯圓,團團圓圓”廣告言猶在耳,產品卻已經成了很多城里人的記憶。
對于這種情況,一位知情人士表示:“科迪速凍的銷售目標發生了轉移,從城市走向了農村。”他介紹說,近些年來,國家一直在推行城鎮化改造,科迪響應號召在2009年承接了商丘地區的萬村千鄉工程,開始在這些超市中擺冷柜,賣產品。剛開始的時候也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在做,但是后來發現效果不錯,開始在全國推廣。
張清海進一步肯定了銷售市場的轉移,“農村是一個更大的市場。”他認為,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市場得到迅速提高,農民也開始享受現代生活。不磨面、不蒸饃、不搟面條、不包餃子的人越來越多,再加上家電下鄉政策的實施,冰箱等家電在農村進一步普及,速凍食品也有了儲存條件。
基于這種現狀,2009年科迪開始在鄉鎮和農村建設連鎖超市,當年建設了3萬家,2010年和2011年又各建設了5萬家。
除了農村市場城鎮化帶來的巨大機遇外,科迪從城市轉向農村,可能也與張清海的個人經歷有一定的關系。
張清海出身于商丘市虞城縣張樓村,生于斯長于斯的他對農村和農民有深厚的感情??频霞瘓F的11000多名員工中,90%都是來自周邊村莊的村民。“我是農民,員工大部分都是農民,我們就是要圍繞著農民、農業做事。”張清海如是說。
原商丘市文化局局長陳谷跟張清海有多年的交情,他曾經感慨說:“我最佩服的就是他確確實實帶動了當地農民致富。”
觀點3:定位不清,高不成低不就,缺乏拳頭產品
盡管有人認為,科迪率先走進農村市場,和當時在央視投放廣告一樣,都是搶占市場先機的英明之舉,但是,也有人認為,科迪轉向農村市場時,定位仍不夠清晰。
河北唐山的一位經銷商認為科迪現在的位置比較“尷尬”,一方面隨著三全思念的崛起,科迪已經淪為二三線品牌了,另一方面不甘于與一般二三線品牌為伍。“它現在針對的是農村市場,但價位又比二三線品牌的價格高,這就讓它在農村市場競爭優勢不大。”
河南長垣的一位經銷商則表示,“高不成,低不就”的定價策略讓科迪生存艱難:“三全思念等近年來除了進行渠道下沉外,也在進行產品下沉。它們推出的很多中低端產品,有的價位比科迪的還低,而且牌子也大,產品質量有保證,會對科迪造成很大的沖擊。”
除了價位遭詬病外,科迪缺乏拳頭產品,也是其難突圍的原因之一。
科迪速凍現在包括了湯圓系列、水餃系列、丸子系列、粽子系列、餛飩系列、面點系列、紅紅火火火鍋產品系列、烤腸系列等多個品類,但是卻沒有哪一個產品是經銷商普遍認為很好、作為主推的。
比如,河南的某經銷商就只代理了科迪的撒尿牛肉丸;河北的某經銷商卻表示,他就代理了湯圓一個產品,其他的都沒做,但是東北地區的一個經銷商卻表示,在當地,水餃的銷量非常不錯。
從丸子到湯圓,再到水餃,不同地區經銷商對不同產品給出了不同評價,而且各地的經驗似乎是不可借鑒的,曾經河南一個經銷商見湯圓水餃在外地賣得不錯,就進了一些,結果最后銷量非常差。缺乏拳頭產品,導致了科迪想要依靠一個單品打響市場困難重重。
觀點4:管理混亂,對小經銷商支持力度不夠
對于科迪沒落的原因,更多的人歸結于管理的混亂。
“我們公司在招聘業務員的時候,曾經面試過成撥成撥來自科迪的業務員。”某公司負責人這樣形容科迪人員流動之快。他表示,科迪近些年來,從底層到中層再到高層,人員流動都非???,“在現在的速凍食品行業里面,科迪的人員流動應該是最快的了。”
經銷商對這一點也深有感受。“剛跟上一個業務員熟悉了,人家就走了,又來了新業務員,原來承諾的優惠都不算數了,需要重新開始,這很打擊經銷商積極性。”
科迪管理的混亂還體現在了其對于大小經銷商的不同政策上。河北的經銷商告訴記者,科迪對于某些大經銷商,會給出一些額外的優惠政策,增大支持力度,但是,對于占大多數的中小型經銷商,給出的支持政策卻非常有限,“它本身產品的價位就不低,利潤空間有限。給經銷商的支持力度又不夠。很多小經銷商就會放棄科迪,轉而跟其他的二三線品牌合作,和科迪競爭。”
觀點5:創新能力不足,市場反應滯后
“科迪對市場的反應很慢。”有經銷商這樣評價科迪。
這首先表現在了其針對市場需求推出的新產品較少。據多個經銷商反映,科迪近年來,推出的新產品屈指可數。“2012年的時候推出了紅紅火火火鍋料丸子,后來,還有個鮮果莊園水果湯圓,其他的新品就很少了。而三全每年幾乎都有新品。”
除此之外,反應滯后還表現在了對于投訴的反應上。2013年3月,有消費者投訴,科迪湯圓中吃出“鐵東西”,當有記者去采訪時,科迪沒有采取合適的公關策略,而是采用了恐嚇的態度。表示如果記者繼續采訪,他們就要砸毀攝像機。這讓科迪的企業形象嚴重受損。在當今這樣一個微博、微信等自媒體泛濫的時代,科迪采用這樣的手段應對消費者投訴,不能不說其企業危機公關手段太過滯后。
同時,在三全、思念、灣仔碼頭等企業積極地運用微博、微信網羅消費者及時處理投訴的時候,科迪并沒有微博和微信公眾號,反而選擇了與網絡時代絕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