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yra Liu ?
來源: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
最近,白象又上熱搜了。
出乎意料的是,這一次既非新奇口味,也不是跨界聯名,而是在包裝和命名方式上玩出了新花樣——白象“面餅120克”煥新升級。
用面餅克重命名,是真材實料,還是有意“畫餅”?帶著這樣的疑問,央視主持人撒貝寧日前化身“一日廠長”,親臨白象方便面工廠“查崗”,全程同步直播,吸引全網3400萬+觀看。
一款“常規”產品的煥新升級,卻引發多個相關詞條登上微博熱搜,閱讀量超3億……白象這次的新品動態為何會吸引消費者乃至央視的高度關注?升級背后,暗藏著白象怎樣的策略?
1
引領方便面透明化升級,
白象獲央媒集體關注!
從大瓶飲料、大瓶咖啡,再到大包零食、速食,“大分量”正在成為食品賽道的新熱門。而在這片熱潮中,如何脫穎而出,講出好故事、新故事?白象或許給出了答案。
6月29日,白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白象”)推出以面餅克重命名的大分量方便面產品——白象“面餅120克”,并已在線上電商渠道和線下商超渠道開售。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直播
與常見的“分享裝”、“加量裝”等大分量產品相比,白象將真實的面餅重量標在包裝上,讓大分量具象化,并敢于接受稱重檢驗。這一行為直接打破消費者信息差,將“大分量”轉換為看得見的實在價值,這股真誠的勁頭即刻收獲了眾多消費者好評。
“大餅”不僅引起消費者關注,更是引來了央視一探究竟。7月16日,央視新聞主持人撒貝寧化身“一日廠長”來到白象工廠,揭秘“面餅120克”的誕生過程,并同步開啟在線直播。
從走進車間前的更衣消殺,到和面、醒面、壓延、油炸等多道工序,生產全鏈路公開透明地展現在消費者面前。在質檢中心,更是每20分鐘就有一次抽檢,涉及86項指標,嚴格把控食品安全每一關,用心做好每一碗面。直播中,小撒還對“面餅120克”產品的面餅進行了突擊克重實測,隨機抽檢的幾塊面餅的實際重量均達標注克重。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直播
全流程探廠+抽檢過后,小撒不禁贊嘆:“白象一日廠長的體驗,我印象中最深刻的兩個詞,一個是真誠,一個是透明?!?,在線觀看直播的消費者也不吝認可和支持,紛紛點贊“透明化”,“感受到了人與人的信任”,“購物體驗提升了”。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評論區
此外,新華社、人民日報、中新社等央媒也紛紛發文報道,稱其透明化引領大分量新趨勢。白象能獲得如此廣泛的正向認可,表面是因為包裝煥新,實質是對消費者 “知情權”的尊重。正如白象食品集團董事長姚忠良在節目中與撒貝寧對話時所說:“透明化是一種重要的新消費趨勢,只有透明化才能真正加強和消費者無縫連接。充分透明、徹底透明,就是白象‘面餅120克’的做法?!?/p>
2
回歸本質,
消費需求下的泡面革命
回顧白象的發展歷程,“大分量”產品的創新開發一直走在行業前列。
白象對“大分量”產品的布局可追溯至上世紀 90 年代。1997年,他們就曾推出過100克大克重產品,掀起了新風潮。
此后,白象始終圍繞讓消費者 “吃得飽、吃得好” 這一核心需求,對大分量產品不斷迭代。
圖片來源:白象食品
而白象這些大分量產品,能持續獲得消費者的認可,聲銷兩旺,Foodaily認為,在于三方面的原因:
原因一:回歸最本質的飽腹剛需
與常見的風味創新不同,這次白象“面餅120克”的煥新升級,是回歸到“質價比”+“心價比”的消費本質上,在似乎已經難以講出新故事的方便面行業,打開了新的消費場景,挖掘到了“舊曲譜新篇”的新增長曲線。
“現在的泡面好像越來越少了”“一袋根本吃不飽”,面對常規規格和近年來流行的小包裝,不少消費者表示“吃不飽”。
因此,人們會在購買時關注面餅重量,選購克重更大的產品。部分消費者選擇自行“加料”,除了常見的加蛋、加火腿腸,還有加掛面、加粉絲、加饅頭等主食的做法。
圖片來源:小紅書@小蕓今天吃什么
白象作為大分量方便面的先行者,用面餅克重命名產品的方式讓核心信息透明化,讓追求飽腹的消費者快速精準選到適配自身需求的產品。
原因二:市場環境下的高質價比選擇
在經濟形勢不穩定的背景下,人們對待消費更加理性,對價格更敏感,也更加關注產品質量。
煉丹爐數據顯示,在淘系平臺上,口味、品質及物流服務是購買方便速食時的主要關注因素。其中,品質好、分量足是消費者評判產品的重要指標。
圖片來源:煉丹爐《2025年方便速食行業線上消費趨勢洞察報告》
消費者有多關注質價比?
從社媒來看,比價要精準到克、配料表也要逐項查看……精打細算的消費者力爭每一分錢都花在實處,這也倒逼品牌不斷拿出高品質、有性價比的產品。
作為國民品牌,白象用嚴格的生產流程、貨真價實的大分量,以及透明化的命名和包裝方式,為消費者帶來高質價比的選擇。
原因三:滿足消費者的情緒價值
近年來消費者選購商品,不僅看重產品本身品質,也看重與產品的情感鏈接。消費者有情緒訴求,而白象真誠的做法是與消費者雙向奔赴,與消費者產生共鳴。
大分量不僅滿足單人飽腹,更適配家庭聚餐、朋友分享等場景。同時,伴隨著“打工人經濟”等話題在社媒熱度提升,大分量作為最直接的性價比體現,會引發消費者自發在網絡上曬面、分享,賦予新的情緒價值。
白象始終擅長用產品與消費者建立情感共鳴。從香菜面、蟹黃拌面等現象級大單品,到辣條拌面的跨界聯名,近幾年, 白象用“破圈式”產品創新,不僅征服了Z世代的味蕾,豐富了他們的情緒體驗,更用情感化營銷俘獲更多消費群體的喜愛。
圖片來源:白象食品
3
? 突出關鍵信息、簡化決策,
數字符號竟成產品爆款密碼
這次白象“面餅120克”系列包裝升級,一個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將克重、口味這些消費者最關注的信息以醒目的方式凸顯在包裝正面,讓消費者一目了然。
其本質是把數字符號作為產品核心創意提煉呈現,即超級符號就是超級創意。
試想一下,在琳瑯滿目的貨架上,放大的數字符號是不是更容易引起消費者關注?
全球領先的消費者研究與零售監測公司尼爾森數據顯示,64%的消費者會根據包裝決定是否嘗試新品。數字作為最簡單的符號,不僅在同類產品中更醒目,還能為關鍵信息“劃重點”,傳遞產品價值、放大品牌辨識度。
這種把產品關鍵信息放在包裝上的做法,既能幫助品牌快速匹配潛在消費者,又能降低消費者購買決策的時間成本。
縱觀整個食品行業,圍繞數字進行營銷創新的案例比比皆是。法國Intermarche超市有一款“時間”橙汁,將生產時間精確到分鐘印在包裝上,重新定義了鮮榨果汁的新鮮度,上市三天內銷售額暴漲4600%;德國折扣超市Penny更是大膽,直接把價格醒目地印在包裝上,杜絕價格套路,這個名為“price packs”的包裝還獲得了國際設計大獎IF獎。
圖片來源:D&AD,Behance,三頓半
除了放大價格、生產日期等標簽,一些品牌還將復雜的口味信息簡化成數字編號印在包裝上。相比于冗雜的口味信息,數字不僅識別度高、方便消費者記憶,也有利于產品的分享和傳播。譬如,瑞典維生素飲料Norr、三頓半數字星球系列咖啡,都是用數字搭配不同顏色作為口味區分,形成獨特的品牌標志。
國內品牌對數字符號的敏感度也顯著增長。農夫山泉旗下的17.5°生鮮和果汁系列,以糖酸比(17.5度)命名,突出原料品質的優異;農產品品牌北緯47度則是以產地緯度命名,強調產地的氣候和土壤優勢。
數字符號,不僅讓包裝變得更鮮活,也能將專業難懂的工藝技術特征直白傳遞給消費者。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案例就是三得利-196氣泡酒,包裝直接用技術里的關鍵參數(-196℃液氮冷凍技術)命名,突出產品核心差異。這款產品也早已成為食品行業學習借鑒的經典案例。
數字符號不僅能成為產品的吸睛點、加分項,還能高效傳遞品牌文化,迎合信息透明這一市場趨勢。方便速食作為國民日常生活的常備食物,產品重量始終是消費者關注的重點。白象用“面餅120克”這個最顯見直白的數字,傳遞真誠透明的品牌文化,推動方便面行業從 “模糊營銷” 向 “價值具象” 升級。
4
小結
如今的方便面市場已進入微創新時代——更濃郁的湯底、更還原的口感、更新奇的口味、更巧妙的跨界聯名……但在此之上,品牌必須直面愈加理性的消費者,直面 “面餅有多少克”、“配料表是否干凈” 等最本質的問題。
抓住消費者對 “實在” 與 “透明” 的核心訴求,開辟新的增長空間,此次白象的新品實踐,為更多國貨品牌提供了 “以真誠換信任” 的發展范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