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奕
來源:新食象
2025年上半年,零食行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分化態勢。一邊是以萬辰集團為代表的量販零食企業高速增長,另一邊是傳統零食品牌業績普遍下滑甚至虧損。萬辰集團凈利潤暴漲503倍,而良品鋪子、來伊份等企業卻陷入虧損泥潭,同一片天空下的零食行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分化與重構。
01
冰火兩重天的零食財報
8月28日,萬辰集團的中期財報發布。財報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萬辰集團總營收達225.83億元,同比增長106.89%;凈利潤8.70億元,同比增長504.17%。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4.72億元,同比增幅高達50358.8%,創造了行業奇跡。
“魚類零食第一股”勁仔食品發布財報顯示,營業收入為11.24億元,同比下降0.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2億元,同比下降21.86%。良品鋪子營收28.29億元,同比下降27.21%,更是虧損9355.31萬元,同比下降491.59%。
來伊份和好想你同樣處于虧損陣營,分別虧損5068.39萬元和1983.88萬元。就連保持盈利的三只松鼠、洽洽食品和甘源食品,也面臨著利潤大幅下滑的壓力。
這種強烈對比凸顯了零食行業正在發生的深刻變革。消費者購物習慣的改變、渠道結構的調整以及性價比需求的上升,正在重塑整個行業的競爭格局。
02
量販零食為何能逆勢崛起?
截至2025年6月底,萬辰集團量販零食門店總數已達15365家,覆蓋全國29個省份 ,形成了廣泛且深入的市場網絡。尤其是 “好想來” 品牌門店數量突破1萬家,成為行業內首個通過咨詢機構認證的 “萬店品牌” 。
量販零食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核心優勢在于極致的性價比和高效的供應鏈管理。量販零食店通過直接與廠家合作,減少中間環節,最大程度降低采購成本。萬辰集團憑借其規模優勢,能夠以更低的價格采購商品,然后以微利方式銷售給消費者,實現了“薄利多銷”的良性循環。
這類門店通常采用自助式購物環境,減少了人員成本,同時提供了更多商品選擇。消費者可以在一個門店內買到多種品牌的零食,滿足了“一站式購齊”的需求。
量販零食店多采用加盟模式快速擴張,能夠在短時間內形成規模效應。門店數量的增加又進一步強化了采購優勢,形成了正向循環。相比之下,傳統零食品牌往往面臨著渠道成本高、中間環節多的挑戰。良品鋪子、來伊份等企業需要承擔高昂的門店成本和人員費用,在產品定價上缺乏靈活性。
在消費者趨于理性的環境下,性價比成為決策的關鍵因素。量販零食恰好抓住了這一消費心理變化,實現了逆勢增長。
03
傳統零食為何集體下滑
傳統零食企業在2025年上半年面臨的挑戰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環境因素,也有內部戰略問題。
線上流量成本持續攀升,平臺電商獲客難度增加。良品鋪子、三只松鼠等曾經依靠線上渠道快速成長的企業,現在面臨著流量紅利消退的挑戰。
新興渠道的崛起對傳統零食企業的渠道體系造成了巨大沖擊。短視頻平臺已成為零食銷售的核心戰場,2025年1-5月,某平臺休閑零食銷量同比增長19.93%,帶貨小店數量激增41.7%,轉化率提升57.55%。
量販零食店以“極致低價+大包裝”模式異軍突起,搶占了大量市場份額。傳統零食企業的電商、加盟、直營等傳統渠道銷售額紛紛下滑,如良品鋪子2025年上半年電商、加盟、直營渠道銷售額分別下滑29.14%、33.30%、23.57%,團購業務也下滑7.29%。
線下門店運營成本不斷上漲,包括租金、人工等固定支出持續增加。來伊份等以線下門店為主的企業,承受著巨大的經營壓力。
消費者偏好發生變化,更加注重實用性和性價比。傳統零食企業過去依賴的品牌溢價和營銷驅動增長模式面臨挑戰。產品同質化問題嚴重,缺乏足夠的差異化競爭優勢。當消費者面臨更多選擇時,品牌忠誠度隨之下降。
供應鏈成本控制能力不足,無法與量販零食企業的采購優勢相抗衡。這導致在相同品質的產品上,傳統零食企業的定價往往更高。
這些因素共同作用,導致傳統零食企業在2025年上半年業績普遍承壓。即使是一些行業龍頭,也不得不面對增長放緩甚至業績下滑的現實。
04
行業變革下,零食企業何去何從
面對行業分化,無論是量販零食企業還是傳統品牌,都需要尋找新的增長路徑。萬辰集團和鳴鳴很忙的營收屢創新高,更已突破萬店規模。還有山姆、奧樂齊等商超,以及叮咚、盒馬等新零售玩家,它們憑借自有品牌和即時履約能力,掀起了一場重構零食消費鏈路的變革浪潮。
首先,混合模式可能成為發展方向。傳統零食企業可能會嘗試引入量販元素,比如開設更大面積、更多SKU的門店,同時優化供應鏈降低成本。產品差異化將成為競爭關鍵。單純依靠價格競爭難以持續,企業需要開發具有獨特賣點的產品,建立真正的產品護城河。
其次,隨著消費者需求的不斷變化,尤其是Z世代逐漸成為消費主力,對零食的需求更加多樣化、個性化和健康化。一些傳統零食企業在產品創新方面未能跟上步伐,仍然依賴傳統產品品類,缺乏針對新消費群體的創新性產品。
比如在魔芋零食等新興健康零食品類爆發時,部分企業反應遲緩,未能及時布局,錯失市場機遇。而像鹽津鋪子等企業則抓住了魔芋零食的風口,2025年上半年休閑魔芋制品營收達7.91億元,占總營收比重提升至26.90%,同比增速高達155.10%。
渠道融合將進一步加速。線上線下的邊界將更加模糊,企業需要構建全渠道銷售網絡,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購物需求。供應鏈效率成為核心競爭力。無論是傳統品牌還是量販企業,都需要不斷優化供應鏈,減少冗余環節,提高運營效率。
零食行業的淘汰賽已經開始,只有那些能夠快速適應變化、持續創新的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