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航英
來源:天下網商(ID:txws_txws)
一份業績報告,將香飄飄推至聚光燈下。
近日,香飄飄發布半年報告,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10.35億元,同比下降12.21%;歸母凈虧損0.97億元,而去年同期為0.29億元虧損。
從歷年年中報來看,這已經是香飄飄第6年上半年虧損,并且虧損有擴大趨勢。
香飄飄歷年凈利潤變動圖 圖片來源:同花順
香飄飄將此歸咎于外部消費環境變化、傳統沖泡產品旺季縮短、以及公司為維護渠道健康主動控貨。
然而,在財報數字之外,這家老牌企業面臨著更激烈的局面。
在新茶飲和外賣的競爭中,那個依靠超市貨架和加開水就能滿足味蕾的時代,正漸行漸遠。曾經的“快消品”王者,正在受到新消費時代的沖擊。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曾以沖泡奶茶知名的快消巨頭,今年上半年的即飲業務首次超過沖泡業務,“沖泡巨頭”正嘗試走一條新路。
01
沖泡奶茶品類遇挑戰
香飄飄曾公告解釋,“2025 年上半年度整體營收同比有所下降,主要系受一季度收入下降的影響。一季度的旺季持續時間縮短,沖泡業務提早進入淡季”。
“旺季不旺”,是消費者對傳統沖泡奶茶熱情褪去的體現之一。
春節等傳統旺季,本是家庭囤貨、走親訪友的高峰,但如今,年輕人更習慣于聚會時點上一打外賣奶茶,而非沖泡一杯奶茶粉劑。
歐睿數據顯示,傳統沖泡奶茶市場規模從2012年113億峰值降至2023年76億元,而現制茶飲同期增長十倍。2024年,香飄飄沖泡產品銷量為9.84億杯,較2020年的13.7億杯減少約3.8億杯。
財報顯示,香飄飄的核心業務——沖泡類產品,近年來增長乏力,甚至成為拖累整體業績的主要原因。2020 年,香飄飄的沖泡業務營收還有30.67億元,到 2024 年一路下降到22.71億元,4年跌了近 8億元。2025年上半年,沖泡業務營收僅為4.23億元,收入規模繼續下降。
過去,當消費者想喝一杯奶茶時,便捷的選擇之一是去超市買一杯香飄飄,回家加開水沖泡。整個過程可能需要15-30分鐘。而現在,打開外賣APP,從下單到一杯由專業設備新鮮制作、冰度甜度皆可定制的現制奶茶送到手中,同樣也只需要30分鐘。
當“新鮮現制”與“工業沖泡”的獲取時間成本趨同,香飄飄“便捷”的優勢,幾乎被填平。
價格方面也遇到階段性挑戰,在平臺的外賣競爭中,一杯現制奶茶外賣到手的價格,最低時甚至與一杯香飄飄3-5元的價格相當。
產品心智方面,喜茶、蜜雪冰城等新式茶飲品牌,通過與最熱劇集和IP聯名等方式,將奶茶從一種解渴的“飲品”,升級為一種具備社交屬性、情緒價值的“生活方式”。
消費者購買的不僅是茶飲本身,更是一種“犒勞自己”的儀式感、一種緊跟潮流的身份認同。相比之下,仍在貨架上售賣、需要自己動手沖泡的奶茶,在部分消費者眼里變得“不香了”。
02
“奶茶第一股”,押注新業務
面對承壓的行業態勢,香飄飄并非沒有嘗試過自救。其轉型的核心思路,是“沖泡+即飲”雙輪驅動。
沖泡板塊,主要包含“香飄飄”經典系列、好料系列及其他系列等。近些年,香飄飄推出“原葉現泡”系列,以分離式茶包、鮮牛乳鎖鮮杯取代植脂末,對標現制輕乳茶口感。在宣傳上也強調“鮮制現喝”、“0 香精”、“0 植脂末”等,強化健康元素。
早在2017年,香飄飄就開始布局即飲產品,先后推出了“Meco”果汁茶和“蘭芳園”絲襪奶茶等產品線,試圖在沖泡業務之外,開辟第二增長曲線。
從產品本身看,這些嘗試不乏亮點?!癕eco”果茶一度憑借其高顏值和“真茶真果汁”的定位,在年輕消費者中激起過水花;而“蘭芳園”則試圖走高端化路線。
為了推即飲新業務,香飄飄可謂下重注。
在營銷方面,香飄飄有很多動作。在品牌代言人方面,一直選頂流,并通過線上線下各種方式制造營銷熱點與內容,拉近與年輕消費者的距離。
但流量的背面,是高額的銷售費用。2024年,香飄飄銷售費用達7.6億元,其中市場推廣費占3.4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5 年,蔣一僑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2025》,坊間還傳聞其“帶著任務而來”——為香飄飄尋找代言人,噱頭拉滿,被視為香飄飄年輕化動作。值得注意的是,成團之夜的第二天,香飄飄官宣了同為浪姐的侯佩岑為品牌代言人,并推出新品“新會陳皮月光白輕乳茶”。
2025年上半年,即飲業務營收為5.91億元,同比增長8.03%,由于尚不能抵消沖泡業務31%的下滑,整體業績下滑12%。
2024年,香飄飄即飲業務營收占總收入30%。到了2025年上半年,即飲業務首次超過沖泡業務營收,承擔品牌“第二增長曲線”的作用。
由于是仍在培育中的新業務,即飲業務毛利率偏低,2024年為24.88%,低于沖泡業務的44.40%。
03
創始人回歸一線,沖泡巨頭謀求“大象轉身”
香飄飄是很多90后的“童年記憶”。
它不僅僅是一杯奶茶,也是一種符號,是冬季里的溫暖慰藉,是超市飲品貨架上必不可少的存在。憑借其開創性的杯裝形態、便捷的飲用方式和強大的渠道鋪貨能力,香飄飄幾乎定義了中國的預包裝奶茶市場。
2017年,香飄飄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成為“中國奶茶第一股”,市值一度突破百億,風光無兩。但目前,其市值為55億元。
香飄飄彼時的輝煌,本質是踩中工業時代“大單品+大渠道”模式的風口。通過標準化的產品,滿足最大公約數的消費者需求,再利用覆蓋全國的經銷商網絡,將產品鋪滿夫妻老婆店、大型商超的貨架,最終通過地毯式的廣告營銷,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奶茶=香飄飄”的認知。截至2024年9月,香飄飄的鋪貨網點達40萬家。
當年香飄飄那句“一年賣出XX億杯,杯子連起來可繞地球X圈”的廣告語,正是這種規?;瘎倮淖⒛_。據中國企業家雜志報道,香飄飄內部曾有口號,叫“保八”,即保證8%的利潤,甚至有些年份還容忍7%、6%的利潤,目的是為了把規模做大。
但當渠道規模受到新消費的沖擊時,蔣建琪對員工說,要低下高昂的頭顱。去年以來,香飄飄在各地開出奶茶快閃店,但并沒有長期經營的打算,而是把它當做“實驗室”。
香飄飄未來的業務重點,是在守住沖泡業務、發力即飲新業務。但目前看來,這些努力尚未能扭轉業績的頹勢,其帶來的增長效果還有待時間驗證。
香飄飄在沖泡行業的地位穩固,長達十余年的“杯裝沖泡奶茶”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也使得公司即使推出了即飲新品,一時間也難以擺脫消費者心中固有的“沖泡”印象。品牌認知上的慣性,讓香飄飄的即飲業務從誕生之初,就背負著包袱。
再是曾經的優勢積累——龐大的經銷網絡,如今也面臨變化。
香飄飄公告提到,上半年業績承壓,公司為維護經銷商及終端的利益,堅持“以動銷為原則”,主動降低渠道庫存水平。今年上半年,香飄飄經銷商渠道營收下降了近17%。為維護經銷商利益,確保渠道庫存良性,香飄飄需要做更多克制和平衡。
2023年底時,香飄飄曾引入行業經驗豐富的職業經理人楊冬云。但不到一年,楊冬云辭職,60歲的蔣建琪重回一線。目前,蔣建琪的女兒蔣曉瑩已經醞釀“接班”,如今擔任香飄飄董事兼品牌創新總經理。近期,頻繁露面香飄飄快閃奶茶店。
在新的消費時代,香飄飄需要走上重新創業的道路。
蔣建琪曾自我剖析,“在我打敗了競爭對手以后,已經做到品類第一了,這時人的情緒就放下了?!?/p>
不少品牌容易陷入一種 “柯達幻覺”——堅信自己有固若金湯的市場護城河?!爸Z基亞陷阱”也曾描繪一個經典的情況,在自己定義的市場上不斷加碼,沖到最前,最終卻發現市場已經消失。
如今,正在“大象轉身”的香飄飄,在脫離開對“繞地球N圈”的敘事的沉浸后,能否再一次成功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