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餐廳悄悄撤下“現做”招牌被罵:預制菜透明化,已成餐企繞不開的必答題

職業餐飲網
2025.09.26
預制菜的標注與透明化,已是大勢所趨,餐企也唯有變革和坦誠,才能重新贏得顧客。

文:程三月

來源:職業餐飲網(ID:zycy168)


“西貝預制菜”風波下,“現做”一詞竟成了餐廳的雷區。


綠茶悄悄撤下了門店外“本店無預制菜,現點現做”的廣告語,還涂黑了一次性餐具上“無預制菜”的字樣。


與此同時,多家餐廳卻把預制菜公示牌擺在了店門口,海底撈也給多款兒童餐產品添加了“部分預加工”的標注字樣。


對于預制菜標注,有人“避之不及”,有人“主動坦白”,兩種截然不同的應對策略,折射出當下餐飲企業在預制菜風波中的集體糾結與困境。


然而,國家層面已多次發聲推動預制菜信息透明化。


預制菜的標注與透明化,已是大勢所趨,餐企也唯有變革和坦誠,才能重新贏得顧客。


01

“現做”的招牌成了燙手山芋

餐企兩極應對預制菜風波


自從西貝因預制菜爭議客流量大幅下滑后,餐飲行業對預制菜的態度變得微妙而復雜。


“標”還是“不標”? 這已經成為困擾眾多餐企的靈魂拷問。


1、綠茶們悄悄涂黑“無預制菜”的字樣


一些餐企選擇“明哲保身”,悄悄撤下“現炒現做”的標簽。


近日,知名連鎖餐企綠茶的深圳、浙江等地的一些門店,已經撤下了店外“本店無預制菜,現點現做”的廣告語。


還有多名網友發現,綠茶餐廳外賣的一次性餐具上,原本印有的 “無預制菜” 字樣也被涂黑。



對于此事件,有綠茶餐廳店員回應稱:“門店會根據不同階段的宣傳策略進行調整,此次更換屬于正常季節更換?!?/p>


綠茶餐廳門口此前擺放的“無預制菜”招牌


此外,吉林一網友拍到知名連鎖水餃品牌一門店的宣傳海報上 “拒絕預制” 的標語被涂抹遮蓋。


2、?多家餐廳對預制菜品進行標注


與一些餐企的“回避”態度不同,海底撈卻在產品中明確標注“部分預加工”。


據了解,在深圳一家海底撈門店,菜單上“番茄意面”嗨嗨兒童餐、黑松露菌菇牛肉兒童餐、番茄意面雞翅兒童餐上都標明了“部分預加工”。



除兒童餐外,蒜蓉小龍蝦、紅蔥脆骨蛋炒飯、油鹵耙雞爪、油鹵雞翅尖等小吃餐品均有“預加工”標識。不過,海底撈工作人員稱,這些餐品此前也有“預加工”標識。


此前,老鄉雞菜品工藝透明化得到了消費者的點贊。


最近,知名湘菜品牌大碗先生也宣布準備從10月3日起,將在門店入口處、門店菜單上,清晰標注每一道菜品的加工方式,總共126道菜品。


據展示,其門店餐廳現做共83道,占比65.8%;半成品菜共40道,占比31.8%;預制醬菜共3道,占比2.4%。


大碗先生展示2025年126道菜品的加工工藝


02

標或者不標,為何讓餐企如此糾結?


一場由消費者知情權驅動的預制菜透明化革命正在席卷餐飲行業,卻讓連鎖餐企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兩難困境。


為何會如此糾結?


1、標準缺失:什么是預制菜?誰能說清?


首先是,預制菜的標準到底是什么?


目前,國家尚未出臺預制菜的強制性標準,更無細分分類,這就導致餐企想標也不知如何標。


特別是正餐業態,正餐菜品種類繁復、烹飪工藝多元,難以用統一標準界定預制程度。


“什么是預制菜?扣肉算不算?缽子菜砂鍋算不算?水餃算不算?調料包算不算?中央廚房分切清洗后再配送門店的半成品菜算不算?”


“預制菜的定義太模糊了。如果連標準都沒有,透明化從何談起?”有業內人士質疑。


上海知名美食家沈濤還舉了一個“尖椒肉絲”的例子:


這個菜從食材源頭到餐桌的過程,包括生豬→白條豬→里脊肉→肉絲→腌制入味的肉絲→過油肉絲→尖椒肉絲→裝盤的尖椒肉絲。整個過程中,你說停在哪兒算預制,之前不算預制?



這還僅僅只是一個尖椒肉絲,整個中餐出品體系那么龐大,那么復雜,怎么定義預制菜?定義寬了會被餐飲行業認為“小題大做”,定義窄了會被消費者認為“避重就輕”。


不僅如此,消費者對于預制菜的認知還是多元的。他們會覺得某道菜明明是預制菜,卻被你排除在外,那個時候,你覺得他們是認“預制菜”規范范圍標準的定義,還是“我出了錢我是消費者,是不是預制菜我說了算”?



除了正餐,小規模餐企受限于生產規模與成本壓力,既缺乏構建標準化公示體系的資源支撐,也難以在復雜供應鏈中實現全流程信息溯源,導致預制菜品明示工作在實操中也存在“明示”難的問題。


2、?不敢標,擔心一標注,顧客就不來了


再者,餐廳不敢輕易“標注”。


雖然去年3月,市場監管總局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 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首次在國家層面明確預制菜的定義和范圍。


除了明確預制菜的概念,官方還明確了主食類食品、凈菜類、即食類和中央廚房制作配送的菜品,都不屬于預制菜。


但是,消費者卻不“認賬”,在他們的認知里,預制菜=料理包=劣質菜,而且“只要不是廚師在現場從頭開始制作的,就都是預制菜?!?/p>


“尤其是客單價較高的正餐廳,顧客對‘現做’的期待更高?!币晃徊惋嬋吮硎?,“標注預制菜,可能直接沖擊業績?!?/p>


但不標注,又可能面臨誠信危機?!耙坏┍幌M者發現‘偷偷用’,反而更傷品牌?!?/p>


然而,完全不用預制菜的餐廳,幾乎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商場的連鎖正餐品牌。


“除了少數純手工現做的店,大部分連鎖餐廳多少都會用到預制食材,比如預腌制的肉、預加工的半成品,甚至中央廚房配送的成品菜?!币晃徊惋嫎I內人士稱。


但一家正餐廳的招牌菜,往往是紅燒豬蹄、紅燒肉這種硬菜、功夫菜,不可能等顧客來了點單再現做,所以基本上都是在中央廚房預制,門店再加工的。


一旦把招牌菜標注上了“預制”,基本就沒人點了,這對餐廳的生意是肉眼可見的打擊。例如,預制菜風波下,西貝多家門店客流呈現“斷崖式萎縮”,其北京最大的門店,周六用餐高峰期,客流減少七成以上。


消費者對預制菜的抵觸情緒,讓餐廳失去了坦誠的“勇氣”。


03

靴子已經落地,預制菜透明化是大勢所趨……


但餐企不管怎樣糾結,預制菜透明化已經是不可逆的大趨勢。


1、預制菜標注或將從“可選項”變為“必選項”


國家層面已多次發聲推動預制菜信息透明化。


9月14日,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三大主流媒體罕見同步發聲“不怕你預制,怕你不告訴我?!卑杨A制菜透明化搬到了輿論的臺面上。


前天晚上(9月21日),市場監管總局又發文,針對近期社會廣泛關注的預制菜相關話題,國務院食安辦高度重視,已組織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認真研究,加快推進預制菜國家標準制定,大力推廣餐飲環節使用預制菜明示,更好維護消費者知情權和選擇權。



一些地方已開始探索預制菜明示制度。廣東2025年4月開始施行《粵菜預制菜包裝標識通用要求》,規定在產品名稱上標示“預制菜”或“預制菜肴”,并標示原料的含量。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也明確,將在部分餐飲企業中先行試點,適時再在全市推廣預制菜的明示工作。


這意味著,預制菜標注或將從“可選項”變為“必選項”。


2、?該改改、該標標,坦誠才是餐企的唯一出路


面對預制菜透明化的大趨勢,餐企也需要從根本上重塑預制菜的價值認知。


隨著餐飲業發展,中央廚房成了大型餐飲企業的標配,效率與規模的追逐成為行業心照不宣的秘密。


但在新鮮成為主流趨勢的當下,大批連鎖化中餐品牌仍在過度依賴中央廚房和預制加工工藝。


因此,此次大眾一邊倒地支持羅永浩,是消費者對餐飲業“虛假新鮮”的容忍達到臨界點。



實際上,大眾也不是不能接受預制菜,他們喜歡“預制菜之王”薩莉亞,也愛吃主打預制菜的米村拌飯,他們愿意為了效率和價格選擇妥協。


他們只是難以接受高端餐廳和高價菜品使用預制菜,“場景與價值的錯配”才是消費者反感的根本原因。


調研數據顯示,超過95%的消費者只能接受人均50元及以內的預制菜。


在連鎖快餐店,超過50%的消費者可以接受預制菜,但在高檔餐廳,僅有8.8%的消費者可以接受預制菜。


因此,未來,餐飲市場可能會形成更加分化的格局:高端餐飲可以堅持現做特色,快捷餐飲則可以坦然接受預制模式。


當下,面對預制菜標準困境,與其被動回避,不如主動解釋和改正。


能不用預制菜的盡量不用預制菜,快速調整產品結構。畢竟,消費者反感的不是預制,而是“不值”,如果一道預制菜賣出現炒的價格,卻給不了相應的體驗,自然會被排斥。


用了預制菜的,餐企可以通過菜單、海報、小程序等方式,告訴消費者為什么使用預制食材——是為了標準化口味、保障食品安全,還是提高出餐效率?


也許,正如一位餐飲老板所言:“誠信的品牌,才配得上顧客的忠誠?!?/p>


職業餐飲網小結:


預制菜的標注困境,其實是餐飲現代化進程中必然經歷的陣痛。


對餐企而言,與其被動等待標準落地,不如主動探索與消費者的溝通方式——告訴顧客:“我們為什么選擇預制食材”、“我們如何保障品質”、“我們為你創造了什么價值”。


透明化不是終點,而是信任的起點。唯有真誠,才能化解偏見,迎來顧客的用腳投票。

食品創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職業餐飲網
回頂部
評論
最新評論
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發聲!
微信公眾號
Foodaily每日食品
掃碼關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眾號
微信分享
打開微信掃一掃分享當前頁面
久久国产自偷自偷免_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_少妇人妻偷人精品免费_ww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